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随宜补葺灯窗破,循序扶持粟廪□全文

随宜补葺灯窗破,循序扶持粟廪□

宋末元初 · 方回
去年七月朔风潮,倒海排山蜃鳄骄。
亭□□□□□□,□宫未必尽飘飖。
随宜补葺灯窗破,循序扶持粟廪□
□友一心研义理,浙乡风俗未萧条。

注释

朔风:初秋的风。
潮:大浪。
蜃鳄:海市蜃楼和鳄鱼,比喻壮观景象。
亭:亭台。
宫:宫殿。
飘飖:摇晃。
补葺:修补。
灯窗:窗户。
粟廪:粮仓。
□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研义理:研究学问道理。
浙乡:浙江地区。
风俗:风俗习惯。

翻译

去年七月初秋时,狂风怒涛海浪高。
海市蜃楼显威势,宫殿或许不摇晃。
随意修补破旧窗,有序储备粮食仓。
志同道合研经义,浙地风俗依然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送丘正之海盐州教授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行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忘初心的坚持。

"去年七月朔风潮,倒海排山蜃鳄骄。" 这两句写的是去年七月初一的狂风巨浪,海水倾泻,甚至连蜃(一种传说中的大蛤蟆能引起海啸)也被激起了。这是对自然力量的描绘,也隐含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亭□□□□□□,□宫未必尽飘飖。" 这两句中有字不清,但可以推测诗人是在描述某个亭子或院落的情况,可能是指亭中环境还算安稳,不至于被风暴完全破坏。这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对平静。

接下来的 "随宜补葺灯窗破,循序扶持粟廪□。" 描述的是诗人在生活中的自理自足,尽管环境艰难,但仍能及时修补破损的灯窗和仓库,维持生活的秩序。

最后两句 "□友一心研义理,浙乡风俗未萧条。" 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一致思想和对文化传统的坚守,尽管外界可能有许多变迁,但浙江故乡的风俗还保持着纯净和简朴。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还透露出他对于友情、学问以及本土文化的珍视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