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肇锡捍潮堤,继而渠凿淮东西
出处:《平江侯陈瑄》
清 · 严遂成
陆运海运改河运,更改民运为兑运。
运河规画功告成,一一亲承神禹训。
宝山肇锡捍潮堤,继而渠凿淮东西。
淮东西,河南北,吕梁洪险刁阳塞,用地所宜河受职。
三千馀里递灌输,中间置仓四十区。
置舍五百六十八,四十七闸版斯拔。
粮艘尾尾如龙游,由江而淮汇河流,直达直沽无滞留。
岁漕京师五百万,足食兼为兵民谋,论封合号平江侯。
平江侯,白山岛上倭焚舟。
下马裹创战且走,西番南蛮割贼首。
宰相安用读书人,渠是辽阳射鹰手。
运河规画功告成,一一亲承神禹训。
宝山肇锡捍潮堤,继而渠凿淮东西。
淮东西,河南北,吕梁洪险刁阳塞,用地所宜河受职。
三千馀里递灌输,中间置仓四十区。
置舍五百六十八,四十七闸版斯拔。
粮艘尾尾如龙游,由江而淮汇河流,直达直沽无滞留。
岁漕京师五百万,足食兼为兵民谋,论封合号平江侯。
平江侯,白山岛上倭焚舟。
下马裹创战且走,西番南蛮割贼首。
宰相安用读书人,渠是辽阳射鹰手。
鉴赏
这首诗《平江侯陈瑄》由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通过描绘陈瑄对国家水利建设的巨大贡献,展现了其卓越的治水才能和忠诚勇敢的品质。
诗中首先描述了陈瑄对运输方式的革新,从陆运海运转变为河运,以及他遵循神禹的教诲,规划并实施了运河工程。接着,详细介绍了运河的建设过程,包括选址、开凿、设置仓库与闸门等,展现了陈瑄在水利工程上的专业与细致。运河长达三千余里,沿途设有四十个仓库,五百六十八个舍(可能指驿站或休息点),以及四十七个闸门,确保了粮食的顺畅运输。诗中还形象地描绘了粮船如龙游般穿梭于江、淮、河之间,直至直沽,全程无阻。
进一步,诗中提到陈瑄每年为京城输送五百万石粮食,不仅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也为军事和民生提供了保障,因此被封为“平江侯”。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而讲述陈瑄在抵御外敌时的英勇事迹,特别是他在平定倭寇侵扰时的表现,以及在面对西番、南蛮的叛乱时的果敢行动。最后,诗人讽刺了朝廷中某些官员的无能,指出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像陈瑄一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人。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陈瑄在水利建设和军事防御方面的杰出成就,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和实际贡献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