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
出处:《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
唐 · 杨巨源
严城吹笛思寒梅,二月冰河一半开。
紫陌诗情依旧在,黑山弓力畏春来。
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
旌旆朝天不知晚,将星高处近三台。
紫陌诗情依旧在,黑山弓力畏春来。
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
旌旆朝天不知晚,将星高处近三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严城:夜晚的城市。吹笛:吹奏笛子。
寒梅:寒冷的梅花(象征坚韧或远方的思念)。
二月:农历二月。
冰河:尚未完全融化的河流。
紫陌:繁华的街道。
诗情:诗意的情感。
依旧:仍然。
黑山:代指战场或边疆。
弓力:弓箭的力量。
畏:畏惧。
游人:游玩的人。
曲岸:弯曲的河岸。
花发:花开。
走马:骑马疾驰。
猎雪:在雪地狩猎。
旌旆:旗帜。
朝天:指向天空。
不知晚:忘记时间。
将星:将领的星象象征,代指将领。
三台:古代星宿名,这里可能指朝廷高位。
翻译
夜晚的城市笛声唤起我对冬梅的思念,二月的冰河已经半融化。春天的紫陌上,诗人的灵感依然如旧,但面对春意盎然,连黑山的弓箭手也感到畏惧。
游人们在岸边欣赏花朵绽放,策马奔驰在平沙上,狩猎归来满身雪花。
旗帜向着天空飘扬,直到忘记了时间,将领之星高悬,接近那三台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融入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深情思念。开篇“严城吹笛思寒梅”立即设定了一个萧瑟的边塞春日场景,笛声中透露出的不仅是边关的肃杀,还有诗人心中的淡淡忧伤与对寒梅的独特情感。
紧接着“二月冰河一半开”,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二月”、“一半开”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刻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第三句“紫陌诗情依旧在”,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怀念,"紫陌"暗示着历史的深远,而"诗情依旧在"则强调了诗歌情感的持久性和不朽。
“黑山弓力畏春来”一句,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边塞武士对即将到来的春天所带来的战事可能性的忧虑,"黑山"与"弓力"共同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不祥的氛围。
下片“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则转换了氛围,表现了初春时节人们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向往。这里的"曲岸"、"平沙"都是对空间的细腻刻画,而"看花发"与"猎雪回"则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旌旆朝天不知晚, 将星高处近三台”两句,则是诗人的自述,他沉浸在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中,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而"将星高处近三台"则隐喻着诗人心中的壮志和远大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