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
出处:《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唐 · 宋之问
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
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赤岸杂云霞,绿竹缘溪涧。
向背群山转,应接良景晏。
沓障连夜猿,平沙覆阳雁。
纷吾望阙客,归桡速已惯。
中道方溯洄,迟念自兹撰。
赖欣衡阳美,持以蠲忧患。
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赤岸杂云霞,绿竹缘溪涧。
向背群山转,应接良景晏。
沓障连夜猿,平沙覆阳雁。
纷吾望阙客,归桡速已惯。
中道方溯洄,迟念自兹撰。
赖欣衡阳美,持以蠲忧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浮湘:乘船在湘江上行驶。迅湍:快速流动的急流。
逗浦:停泊在水边。
远盼:向远处眺望。
江势阔:江面宽阔的景象。
行嗟:行舟中发出的感叹。
水流漫:水流散漫的样子。
赤岸:红色的河岸。
云霞:天空中的彩云。
绿竹:绿色的竹子。
缘:沿着。
向背:面向和背对,指群山环绕。
群山转:山势回转多变。
良景:美好的风景。
晏:晚,这里引申为不断展现。
沓障:重叠的屏障,形容山岭连绵。
夜猿:夜间猿猴的叫声。
平沙:平坦的沙滩。
覆:覆盖,这里有栖息之意。
阳雁:大雁。
纷吾:我,此处有纷乱思绪之意。
望阙客:远离朝廷的游子。
归桡:归家的船桨,代指归乡。
速已惯:已经习惯了快速归家的感觉。
中道:中途,折返途中。
溯洄:逆流而上。
迟念:迟来的思念。
兹撰:从现在开始书写或思考。
赖欣:依赖并欣赏。
衡阳美:衡阳的美丽景色。
持以:用来。
蠲:消除。
忧患:忧虑和祸患。
翻译
乘船快速沿湘江而上,停泊时我久久凝视远方。逐渐发现江面越来越宽广,行舟中感叹水流如此散漫。
红色的岸边与云霞相杂,绿色的竹林沿着溪流蔓延。
群山环绕,景致不断变换,美好的风光接连展现。
连绵的山岭夜晚猿声不断,广阔的沙滩上有大雁栖息。
我这远离都城的游子,归心似箭,早已习惯桨橹的回旋。
中途折返逆流而上,从此刻起心中的迟疑和思念开始撰写。
幸亏有衡阳的美景作伴,足以缓解心中的忧愁和苦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湘江源头到达潭州衡山县的旅途风光。开篇"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通过对湘水流动和岸边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停留观赏的悠闲情怀。
接着"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诗人随着江水的宽广与流淌,不禁感慨系之,这里的"嗟"字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沉思。
"赤岸杂云霞,绿竹缘溪涧"一句,则是对沿途风光的细节描绘,赤色的岸边与云霞交织,以及绿色的竹子围绕着溪流,生动地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
在"向背群山转,应接良景晏"中,诗人不仅欣赏着面前的风光,还通过身后的群山,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日落的宁静。
紧接着"沓障连夜猿,平沙覆阳雁"一句,则是对晚间景色的描写。"沓障"形容夜色如同障碍物一般,而"平沙覆阳雁"则是描述了平坦的沙滩上覆盖着晚归的野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纷吾望阙客,归桡速已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旅人的关注和自己行程匆匆的体验。"中道方溯洄,迟念自兹撰"则是说在旅途中途,诗人不禁回忆起已经经过的地方,并且开始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最后"赖欣衡阳美,持以蠲忧患"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风光的依赖和对未来的担忧。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寄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感流转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