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结发战蛮溪,箧有殊珍胜象犀
出处:《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宋 · 苏轼
将军结发战蛮溪,箧有殊珍胜象犀。
漫说玉床收箭镞,何曾金鼎识刀圭。
近闻猛士收丹穴,欲助君王铸袅蹄。
多少空岩人不见,自随初日吐虹蜺。
漫说玉床收箭镞,何曾金鼎识刀圭。
近闻猛士收丹穴,欲助君王铸袅蹄。
多少空岩人不见,自随初日吐虹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蛮溪:指偏远或蛮荒的河流。殊珍:极其珍贵的物品。
象犀:象牙和犀牛角,古代视为贵重材料。
玉床:形容珍贵的收藏处。
金鼎:古代用于烹煮和祭祀的大型铜器,象征尊贵。
刀圭:古代长度单位,比喻极微小的差距或珍贵的宝物。
丹穴:炼丹的矿洞,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袅蹄:形容兵器锐利如袅袅的马蹄。
空岩:荒凉无人的岩石。
翻译
将军年轻时就在蛮溪征战,他的箱子里藏着稀世珍宝,超过象牙犀角。别提那些珍贵的箭头被收藏在玉床上,又有谁能真正理解金鼎的价值,那是用来衡量宝剑的锋利程度。
最近听说勇猛之士找到了炼丹的洞穴,想要帮助君王铸造出更锋利的兵器。
有多少隐秘的山岩中无人知晓,只有初升的太阳映照下,它们展现出彩虹般的绚丽光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勇形象以及对珍贵物品的拥有。"战蛮溪"显示了将军在边疆作战的情景,而"箧有殊珍胜象犀"则表明他所获得的战利品中包含了稀有的宝物,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此处对比强烈,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映照出将军的英雄气概。
接着的两句"漫说玉床收箭镞,何曾金鼎识刀圭"则是对过往战事的回忆和反思。将军在战场上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较量,但即便是在华丽的环境中,他也从未真正领略过平静生活中的美好。
然而,随后的两句"近闻猛士收丹穴,欲助君王铸袅蹄"展现了一种新的希望和使命感。诗人提及有人在寻找传说中的丹穴,以期获得力量去辅佐国君。这不仅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扬,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
最后两句"多少空岩人不见,自随初日吐虹蜺"则带有一种超脱和回归自然的情怀。诗中所谓"空岩人"可能是指隐士或道人,他们选择远离尘世,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自随初日吐虹蜺"则是一幅神仙羽化升天的画面,象征着超脱凡俗、回归自然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将军的英勇与隐士的超脱,勾勒出一幅充满对比和深意的历史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英雄主义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