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公寔王佐,民社暂以亲
出处:《送同邑长高昌公北上》
元 · 廖大圭
天朝一四海,荒徼犹近邻。
维同去万里,监邑余有臣。
猗欤高昌公,三年此为春。
弦歌响千室,井里安四民。
一邑之风化,岂不关厥身。
讲学必四代,游心在成均。
遇士或俊秀,揖让同荐绅。
时闻有折狱,语及六经醇。
往者食险徒,舟车断通津。
自公一为政,幡然变顽嚚。
即此见治效,豚鱼孚有仁。
报政及兹日,星言驾駪駪。
卧辙似无路,颂声起连旬。
曰公寔王佐,民社暂以亲。
故家重华阀,清选皆天伦。
行应昭代须,大惠周下人。
维同去万里,监邑余有臣。
猗欤高昌公,三年此为春。
弦歌响千室,井里安四民。
一邑之风化,岂不关厥身。
讲学必四代,游心在成均。
遇士或俊秀,揖让同荐绅。
时闻有折狱,语及六经醇。
往者食险徒,舟车断通津。
自公一为政,幡然变顽嚚。
即此见治效,豚鱼孚有仁。
报政及兹日,星言驾駪駪。
卧辙似无路,颂声起连旬。
曰公寔王佐,民社暂以亲。
故家重华阀,清选皆天伦。
行应昭代须,大惠周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廖大圭所作的《送同邑长高昌公北上》,表达了对高昌公治理地方的赞美和对其离任的挽留之情。首句“天朝一四海,荒徼犹近邻”描绘了国家疆域辽阔,即使是偏远之地也与朝廷相邻,显示出对高昌公管辖区域的关注。接着,“维同去万里,监邑余有臣”表达了对高昌公三年任期中显著政绩的肯定,以及他对百姓生活的改善。
“弦歌响千室,井里安四民”通过音乐和安宁的生活场景,展现高昌公的教化之功,使得社会风气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一邑之风化,岂不关厥身”强调了地方官对于风俗教化的直接影响。高昌公注重教育,倡导学术,选拔人才,且公正断案,深受经书教义的影响。
“往者食险徒,舟车断通津”回顾过去艰难时期,而今“自公一为政,幡然变顽嚚”,高昌公的到来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他的仁政使豚鱼(比喻百姓)都感到恩惠。“报政及兹日,星言驾駪駪”描述了高昌公即将离任,民众热烈的赞誉之声持续不断。
最后,诗中称高昌公为“王佐”,表示他是国家栋梁,他的离去使民众感到亲近度降低,但他的家族背景显赫,清廉的选拔标准如同天伦之乐。诗人期待他能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惠及大众。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赞扬了高昌公的政绩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