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阊辽阻愁呵壁,时局艰危痛厝薪
出处:《村居书感,次崧甫韵》
清 · 丘逢甲
乾坤苍莽正风尘,力挽狂澜仗要人。
岂有桃源堪避世,不妨蔬水且安贫。
天阊辽阻愁呵壁,时局艰危痛厝薪。
祗恐南阳难稳卧,中原戎马待纶巾。
岂有桃源堪避世,不妨蔬水且安贫。
天阊辽阻愁呵壁,时局艰危痛厝薪。
祗恐南阳难稳卧,中原戎马待纶巾。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村居书感,次崧甫韵(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的心境。首句“乾坤苍莽正风尘”描绘了广阔天地间弥漫着战乱尘埃的景象,显示出时代的艰难与动荡。第二句“力挽狂澜仗要人”暗喻诗人期待有英雄人物能扭转乾坤,稳定局势。
接下来,“岂有桃源堪避世”表达了对逃避现实的质疑,暗示现实中没有桃花源般的安宁之地可以避世。诗人选择“不妨蔬水且安贫”,表明他愿意在简朴生活中坚守,面对贫困和困苦。
“天阊辽阻愁呵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他感到悲痛,仿佛在大声呼喊以排解忧愁。“时局艰危痛厝薪”形象地写出时局的严峻,如同燃起的薪柴般炽热而危险。
最后两句“祗恐南阳难稳卧,中原戎马待纶巾”引用诸葛亮隐居南阳后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的历史典故,暗示自己虽有志于国事,但忧虑时局动荡,恐怕难以如诸葛亮般从容地隐居,而是中原战事正亟需有识之士披挂上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无奈与坚守,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