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霁湖天月满舷,棹歌声里铁肠仙
棹歌声禋日如年,歌声一透鸿濛坚。
歌停云散山依然,歌韵初传满大千。
渭城三叠流空烟,湖山一曲江天连。
颍川老子归田园,桑麻万顷东风妍。
蓑衣箬笠犁锄边,芒鞋竹杖风花前。
麻衣草座南阳阡,石头玉板东坡禅。
人间官不直一钱,四时青紫西风蝉。
至今薄俗违高贤,梦祥骨鲠知谁怜。
我独击节非谀便,粹之潇洒轻肥鲜。
益庵冷暖寒无毡,手持铁杖来扶颠。
两公脊硬当皇天,金兰气味同心言。
海天梦落烟霞先,西江忽上番禺船。
乾坤疮痍谁当痊,天河莫写中幽悁。
冷庵回首别袂褰,益庵落笔惊龙眠。
湖山万里离情牵,湖山万里一幅笺,冥鸿天阔凤孤骞。
鉴赏
此诗《湖山万里歌并引》由明代诗人罗伦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光霁湖天月满舷”,以月满湖面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朗的夜晚,湖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船只静静地停泊在岸边,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宁静。
接着,“棹歌声里铁肠仙”一句,将画面中的静谧与动听的歌声相结合,仿佛在月光下,有仙人乘着小舟,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湖面上,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歌停云散山依然,歌韵初传满大千”两句,通过歌声的起落,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远,即使歌声停止,山峦依旧屹立,而歌声的余韵却能弥漫整个宇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
“渭城三叠流空烟,湖山一曲江天连”描绘了山水相连的壮丽景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颍川老子归田园,桑麻万顷东风妍”则转向对田园生活的描绘,通过“颍川老子”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赞美。
“蓑衣箬笠犁锄边,芒鞋竹杖风花前”进一步描绘了农夫劳作的场景,通过简朴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麻衣草座南阳阡,石头玉板东坡禅”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人间官不直一钱,四时青紫西风蝉”一句,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虚伪的批判。
“至今薄俗违高贤,梦祥骨鲠知谁怜”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渴望与尊重。
最后,“我独击节非谀便,粹之潇洒轻肥鲜”表明了诗人独立思考的态度,以及对纯净、潇洒生活方式的追求。
“益庵冷暖寒无毡,手持铁杖来扶颠”、“两公脊硬当皇天,金兰气味同心言”、“海天梦落烟霞先,西江忽上番禺船”、“乾坤疮痍谁当痊,天河莫写中幽悁”、“冷庵回首别袂褰,益庵落笔惊龙眠”等句子,则通过具体的人物和情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田园生活、历史人物、社会现象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深意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