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来花自开,一声杜宇巴山绿
出处:《梦中见》
宋 · 王镃
鹤发老人携紫竹,往来花下歌春曲。
春去春来花自开,一声杜宇巴山绿。
春去春来花自开,一声杜宇巴山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鹤发:形容人的头发已白。老人:年纪较大的人。
紫竹:紫色的竹子,可能象征长寿或高雅。
往来:来来往往。
花下:在花丛中。
歌:唱歌。
春曲:春天的歌曲。
春去春来:四季更替。
花自开:花朵自然地开放。
杜宇:杜鹃鸟。
巴山:指四川的巴山。
绿:变绿。
翻译
一位鹤发斑白的老人手持紫竹,穿梭在花丛中唱着春天的歌曲。春天去了又来,花朵依旧盛开,只听见杜鹃鸟的叫声让巴山变得翠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鹤发老人手持紫竹笛,在花丛中穿行,随意吹奏着赞美春天的乐曲。诗中的“往来花下歌春曲”表达了老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颂扬,同时也透露出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春去春来花自开"一句,展示了自然界的轮回与永恒。春天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花朵依旧绽放,这既是对生命力之强大的赞美,也隐含着老人对于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洞察。
最后一句“一声杜宇巴山绿”,通过杜宇鸟叫的声音,勾勒出大自然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巴山"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对深远山林的一种描绘,而"绿"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浓墨重彩。
整首诗通过老人与花、鸟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境界的感悟和享受,以及对生命之美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