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绝顶罕人迹,弱水迢迢天路隔
出处:《飞云顶放歌》
明 · 欧必元
罗山之峰高插天,下围紫翠凌苍烟。
蓬莱一峰浮海至,两山相对参差连。
飞云绝顶罕人迹,弱水迢迢天路隔。
身轻倏忽摩天门,不用侯阳驱电策。
我闻此地多瑶宫,楼台颢气乘鸿蒙。
遍游别殿七十所,道逢丹女与芝童。
我便抠衣向前揖,长跪愿乞丹砂粒。
女童相笑不肯言,导我瑶宫左户入。
身经贝阙几层城,会见群真宴玉京。
群真詈我凡胎重,唐突如何谒太清。
我魂惊悸不能语,遍身秖觉汗如雨。
中有庞眉一老翁,列在仙曹为桂父。
说我原从散圣班,天机漏泄堕尘寰。
仙源傥有回头念,玉笈金书可次颁。
忽闻此语如痴梦,但记丹经口中诵。
顷刻群真罢宴归,觉来云锁深岩洞。
乃知仙路元非遥,流水桃花过铁桥。
云静天清如此夜,恍惚空中听玉箫。
回看下界须臾景,目前山水俱泡影。
何以身游天府间,下山明月松风冷。
蓬莱一峰浮海至,两山相对参差连。
飞云绝顶罕人迹,弱水迢迢天路隔。
身轻倏忽摩天门,不用侯阳驱电策。
我闻此地多瑶宫,楼台颢气乘鸿蒙。
遍游别殿七十所,道逢丹女与芝童。
我便抠衣向前揖,长跪愿乞丹砂粒。
女童相笑不肯言,导我瑶宫左户入。
身经贝阙几层城,会见群真宴玉京。
群真詈我凡胎重,唐突如何谒太清。
我魂惊悸不能语,遍身秖觉汗如雨。
中有庞眉一老翁,列在仙曹为桂父。
说我原从散圣班,天机漏泄堕尘寰。
仙源傥有回头念,玉笈金书可次颁。
忽闻此语如痴梦,但记丹经口中诵。
顷刻群真罢宴归,觉来云锁深岩洞。
乃知仙路元非遥,流水桃花过铁桥。
云静天清如此夜,恍惚空中听玉箫。
回看下界须臾景,目前山水俱泡影。
何以身游天府间,下山明月松风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罗山之峰,感受到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中以“罗山之峰高插天”开篇,展现山峰直冲云霄的雄伟景象。接着,“下围紫翠凌苍烟”描绘山脚下环绕的紫色与翠绿,仿佛穿越苍茫云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蓬莱一峰浮海至,两山相对参差连”两句,将蓬莱山与罗山相连,想象奇特,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随后,“飞云绝顶罕人迹,弱水迢迢天路隔”描述了山顶的孤绝与遥远,以及通往仙境的艰难之路。
“身轻倏忽摩天门,不用侯阳驱电策”表达了诗人仿佛能够轻易接近天空,无需借助外力就能达到仙境的幻想。接下来,“我闻此地多瑶宫,楼台颢气乘鸿蒙”则引出对仙境的向往,楼台耸立,灵气充盈,仿佛置身于混沌初开的世界。
“遍游别殿七十所,道逢丹女与芝童”描绘了诗人游历仙境,遇见仙界的女子与孩童,充满了神秘与奇幻的色彩。面对这些仙人,诗人恭敬地行礼,并请求赐予丹砂,表达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我闻此语如痴梦,但记丹经口中诵”表现了诗人对仙人话语的不解与迷惘,但仍然牢记着关于长生不老的教诲。随后,“顷刻群真罢宴归,觉来云锁深岩洞”描述了仙境宴席结束,诗人醒来后发现一切只是幻象。
“乃知仙路元非遥,流水桃花过铁桥”暗示了真正的仙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需要通过内心的修行与探索。最后,“云静天清如此夜,恍惚空中听玉箫”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诗人仿佛在空中听到悠扬的玉箫声,进一步深化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浪漫情怀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