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废地今花坞,昨日荒陂忽蓼湾
出处:《溪庵十首 其九》
宋 · 刘克庄
户外履綦常不到,手中锄柄少曾闲。
古时废地今花坞,昨日荒陂忽蓼湾。
牧马童乖能识路,操蛇神黠怕移山。
颜曾老矣虽难免,犹在长沮桀溺间。
古时废地今花坞,昨日荒陂忽蓼湾。
牧马童乖能识路,操蛇神黠怕移山。
颜曾老矣虽难免,犹在长沮桀溺间。
注释
户外:户外的环境。履綦:足迹。
常不到:很少到达。
锄柄:锄头的手柄。
少曾闲:很少有空闲。
古时废地:过去的荒废之地。
今花坞:现在变成了花丛。
昨日荒陂:昨天的荒芜山坡。
忽蓼湾:忽然变为蓼花湾。
牧马童:放牧的孩子。
乖:顽皮。
识路:认识道路。
操蛇神:持蛇的神灵。
黠:狡猾。
怕移山:害怕移山的艰巨任务。
颜曾老矣:颜回和曾参已经年迈。
长沮桀溺:古代隐士长沮和桀溺。
翻译
我很少涉足户外,锄头也难得清闲。昔日废弃之地如今成了花丛,昨天的荒坡忽然变成了蓼花湾。
放牧的孩童虽然顽皮,却能辨识道路,持蛇的神灵狡猾,却畏惧移山之难。
颜回和曾参已老去,尽管岁月难逃,他们仍像长沮、桀溺般避世独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景观的变迁。开篇“户外履綦常不到,手中锄柄少曾闲”表达了农事不忙,户外也不常涉足的悠闲状态。接着,“古时废地今花坞,昨日荒陂忽蓼湾”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废弃的土地现在变成了盛开着花的高坡,而曾经的荒野如今已是蓼草丛生的湿地。
“牧马童乖能识路,操蛇神黠怕移山”两句描写了生活中的智慧与勇气。牧童虽然年幼但能够辨认路径,而捕捉蛇者则因为其机敏而不敢轻易搬动大物如山。
最后,“颜曾老矣虽难免,犹在长沮桀溺间”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无常与个人的衰老无奈。尽管已经年迈,但仍旧处于大自然的洪流之中,如同古时的桀、纣两位暴君一样,无法逃脱命运的漩涡。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展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变迁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