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树老六陵秋,恸哭遗民总白头
南渡衣冠非故国,西湖烟水是清流。
早时朔漠翎弹怨,它日居庸宇唤休。
苦恨嬉春杨铁史,故宫诗句咏红兜。
鉴赏
这首诗《西湖杂感》(其十八)由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通过对西湖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冬青树老六陵秋”,以冬青树的老态和六陵的秋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冬青树常绿不凋,但在秋天显得更为苍老,如同历经风雨的历史遗迹。六陵,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的陵墓,通过“老”字,暗示了这些陵墓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历史的更迭。
“恸哭遗民总白头”,紧承上句,描述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曾经的遗民,他们的头发已经斑白,眼中满是哀伤与无奈。这里的“遗民”可能指的是一些失去家园或政权的旧臣或百姓,他们面对历史的巨变,只能以白发和泪水来表达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南渡衣冠非故国”,进一步揭示了国家的变迁。南渡,通常指的是宋室南迁至江南,这里借指国家的迁移或政权的转移。衣冠,指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服饰,这里用来代指统治者或文化精英。这句话意味着,曾经的统治者及其文化传统已不再是原来的故国,暗示了文化的断裂和国家的分裂。
“西湖烟水是清流”,西湖作为江南的名胜,以其清澈的湖水和美丽的景色闻名。在这里,清流既指西湖的自然景观,也隐喻着一种纯净、清明的精神境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早时朔漠翎弹怨,它日居庸宇唤休”,这两句通过对比早年在北方(朔漠)的怨恨与后来在居庸关的呼唤停止,反映了历史的转折点。这里可能暗含了对战争、流离失所以及和平的渴望。翎弹,可能是指箭矢,引申为战争;居庸宇,可能指居庸关,这里泛指边疆或战场。呼唤休,即呼唤停止战争,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苦恨嬉春杨铁史,故宫诗句咏红兜”,最后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杨铁史,可能是指杨慎,明代著名文学家,以“杨铁笛”著称。这里可能借指对文人墨客的怀念,以及对宫廷生活的追忆。故宫,即紫禁城,是中国古代皇家宫殿,这里象征着权力与荣华。红兜,可能是指宫女或宫廷中的物品,这里可能象征着宫廷生活中的琐碎与繁华。整句话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苦涩。
综上所述,《西湖杂感》(其十八)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历史更迭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