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衣方侍养,红药即供吟
重违君厚遇,聊奉母欢心。
笔削留惇史,囊装贮赐金。
帆张浙河阔,山对栝苍深。
暂歇趋朝马,重闻故国禽。
幽兰南涧采,寿酒北堂斟。
务简慵开阁,家丰不典琴。
彩衣方侍养,红药即供吟。
我占掖垣久,自惊年鬓侵。
妨贤兼罔极,相送泪盈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弱冠:二十岁。珥朝簪:佩戴朝珠,指入仕为官。
翰林:古代官职,负责起草诏书等。
违:违背。
厚遇:深厚的恩遇。
囊装:口袋,此处指收藏物品。
浙河:浙江,古代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趋朝马:朝见时骑的马。
故国禽:故乡的鸟,可能指乌鸦或喜鹊。
幽兰:兰花,象征高雅。
寿酒:祝寿的酒。
务简:事务简单。
典琴:弹奏古琴。
年鬓侵:年岁增长,鬓发渐白。
妨贤:妨碍贤能的人。
罔极:无穷尽,无边。
泪盈襟:泪水满襟,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二十岁已戴朝珠,才华足以进入翰林。不愿违背您的厚爱,姑且为了母亲的欢心而应命。
以笔记录历史,珍藏皇上的赏赐金银。
扬帆驶向宽阔的浙江河,两岸山色苍翠深远。
暂时停下朝见的马匹,又听见故乡的鸟鸣。
在南涧采摘幽兰,北堂斟满祝寿的酒。
政务简单懒得开官署,家中富足无需弹琴。
穿着彩衣侍奉父母,以红药为诗题作吟。
长久占据朝廷要职,惊讶岁月已使我鬓发斑白。
妨碍了贤能之人,心中无尽遗憾,离别时泪水湿透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正言杨学士之任缙云》。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首句“弱冠珥朝簪,才堪入翰林”描绘出一位年轻有为的学士即将踏上仕途,进入翰林院的场景。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这里提到“才堪入翰林”,显示了诗中人对友人的才华和地位的认可。
接下来的“重违君厚遇,聊奉母欢心”表达了对君王恩遇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家国情怀,将对皇帝的忠诚与孝道相结合。
随后的“笔削留惇史,囊装贮赐金”则描写了学士在翰林院中勤勉工作,记录历史,并且得到皇上的赏赐。这里的“笔削”和“囊装贮赐金”都是对其才华和得宠的具体写照。
“帆张浙河阔,山对栝苍深”则是描绘诗人送别时的自然景象。浙河广阔,山色苍翠,这种景色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感慨。
“暂歇趋朝马,重闻故国禽”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将送别的情境和音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之情。
“幽兰南涧采,寿酒北堂斟”则是祝愿学士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得到好人缘,如同幽兰清香,并且希望他能享受到寿酒的长寿福祉。
“务简慵开阁,家丰不典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友人的期望。务必保持简单纯朴,不追求奢华,同时也祝愿学士的家庭富足,并且能够享受音乐的美好。
“彩衣方侍养,红药即供吟”则是形容学士在仕途上的得意和享受,以及诗人对其健康长寿的祝福。这里的“彩衣”象征着荣华富贵,“红药”则是常见的长生药。
“我占掖垣久,自惊年鬓侵”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自我反思,时间流逝,自己也逐渐老去,这种对时光易逝的感受增添了送别的情意。
最后,“妨贤兼罔极,相送泪盈襟”则是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在分别之际,双方都流下了眼泪,情谊深重。这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人才华、地位以及个人生活态度的赞扬,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复杂性和深沉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