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过从乐,诸公莫厌频
出处:《依韵和王安之少卿秋约吟》
宋 · 邵雍
升沉恶足论,事体到头均。
一片蓬蒿地,千年云水身。
收成时正好,寒暖气初匀。
自此过从乐,诸公莫厌频。
一片蓬蒿地,千年云水身。
收成时正好,寒暖气初匀。
自此过从乐,诸公莫厌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升沉:人生的起伏。恶足论:无需过多讨论。
事体:事情的本质。
到头:最终。
均:均衡。
一片:一片片。
蓬蒿地:蓬蒿丛生之地。
千年:长久。
云水身:如云水般自由的生活。
收成时:丰收季节。
正好:恰到好处。
寒暖:冷暖。
初匀:开始交融。
自此:从此以后。
过从:交往。
乐:愉快。
诸公:各位。
厌频:嫌频繁。
翻译
人生的起落无需过多讨论,最终一切都会回归平衡。如同在一片蓬蒿丛生的土地上,我过着长久如云水般自由的生活。
丰收的季节恰到好处,冷暖气息开始交融。
从此以后,与大家交往愉快,希望大家不要嫌我频繁来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依韵和王安之少卿秋约吟》。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升沉、看淡人生得失的态度。"升沉恶足论"表明诗人认为人生的荣辱兴衰并不值得过分计较,"事体到头均"则强调世间万物皆有其定数,不必过于执着。接下来的"一片蓬蒿地,千年云水身"以自然景象比喻,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即使身处平凡之地,也能保持如云水般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收成时正好,寒暖气初匀"暗示了顺应时节,享受生活中的平衡与和谐。最后两句"自此过从乐,诸公莫厌频"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们在这样的心境下频繁交往,共享快乐,而不愿使人感到厌烦。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邵雍的道家思想,倡导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