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魂如明月,昔昔西南流
出处:《寄贡甫时随侍入蜀》
宋 · 刘敞
曩别百里近,愁心乱清秋。
今别百里遥,秋色萦远愁。
我飞乏羽翰,我居怅淹留。
忽如辕下马,局足难自谋。
古人有先觉,不愿往诸侯。
我乃今知之,曰归邈无由。
朝吟南陵篇,暮弦梁山讴。
离魂如明月,昔昔西南流。
今别百里遥,秋色萦远愁。
我飞乏羽翰,我居怅淹留。
忽如辕下马,局足难自谋。
古人有先觉,不愿往诸侯。
我乃今知之,曰归邈无由。
朝吟南陵篇,暮弦梁山讴。
离魂如明月,昔昔西南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寄贡甫时随侍入蜀》。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情,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曩别百里近,愁心乱清秋”,回忆起过去离别时的情景,虽然距离并不遥远,但心中却充满了愁绪,仿佛秋天的清冷也扰乱了心情。接着,“今别百里遥,秋色萦远愁”将时间推移到现在,离别的距离变得遥远,而秋色似乎也成了远方愁绪的象征。
“我飞乏羽翰,我居怅淹留”两句,诗人自比为无法飞翔的鸟儿,身处滞留之地,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孤独。接下来,“忽如辕下马,局足难自谋”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如同被束缚的马,行动受限,难以找到出路的困境。
“古人有先觉,不愿往诸侯”引用古人智慧,表达不愿追随他人,追求独立自主的思想。“我乃今知之,曰归邈无由”则是诗人自我反思,意识到回归之路似乎遥不可及。
最后,“朝吟南陵篇,暮弦梁山讴”描述了诗人每日沉浸在诗歌创作中,以此来寄托情感。“离魂如明月,昔昔西南流”以明月比喻离魂,暗示离别之情如同明月般永恒流转,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忘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