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
出处:《贺权郡雨应祷》
宋 · 陈宓
衡山开霁雨回风,正直心期自感通。
顿使沾濡千里足,都由精白寸诚中。
谁知忧国丹心在,不与农夫喜色同。
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
顿使沾濡千里足,都由精白寸诚中。
谁知忧国丹心在,不与农夫喜色同。
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衡山:指衡山,中国五岳之一。霁:雨过天晴。
心期:心意,期待。
感通:感应相通,心灵相通。
沾濡:湿润,浸润。
千里足:形容范围广,遍布各地。
精白:纯洁,清白。
寸诚:真心诚意,微小但真挚的心意。
忧国:忧虑国家。
丹心:赤诚的心,忠诚。
喜色:喜悦的表情。
膏泽:恩惠,滋润。
别驾: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地方官员。
民功:对百姓的贡献,功劳。
翻译
衡山雨后天气晴朗,我的心意正直,自然感应相通。突然间,我的诚挚如雨露润遍千里,全源于我内心的纯净和真诚。
谁会知道,我忧虑国家的赤诚之心,与农夫丰收的喜悦不同。
如今四海都需要恩泽滋润,怎能容许地方官员只顾个人功劳而忽视百姓福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衡山雨后天晴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对权郡官员公正施政的赞美。首句"衡山开霁雨回风",形象地写出雨过天晴,风起云散,象征着政治环境的澄清和转变。"正直心期自感通",表达了对权郡以公正之心对待百姓,其德行深得人心。
"顿使沾濡千里足",通过比喻,赞誉权郡的恩泽如雨露滋润大地,惠及广大民众。"都由精白寸诚中",强调这种仁政源于郡守内心的真诚和纯粹。接下来,诗人指出官员的忧国之心与农夫的喜悦不同,暗示其关注的是国家大义而非个人私利。
最后两句"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进一步强调天下黎民需要这样的贤能官员来实施恩惠,表达了对权郡以民为本、积极施政的期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歌颂清廉、公正地方官的诗歌,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地方治理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