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旄东海怜苏武,词赋南朝有谢家
出处:《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顿抛残霰噤神鸦,天上惊翻薏苡车。
元圃琼蕤初见叶,后庭玉树又生花。
节旄东海怜苏武,词赋南朝有谢家。
今夜夜寒愁夜永,几回孤咏手凭叉。
元圃琼蕤初见叶,后庭玉树又生花。
节旄东海怜苏武,词赋南朝有谢家。
今夜夜寒愁夜永,几回孤咏手凭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二月初四夜晚大雪纷飞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首句“顿抛残霰噤神鸦”以“顿抛”、“残霰”、“噤”三个词生动地描绘了大雪突然降临的情景,雪花覆盖大地,连神鸦都噤声不语,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天上惊翻薏苡车”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从天而降的薏苡车,形象地表现了雪花飘落的速度和壮观景象。薏苡车在古代是形容车辆快速行驶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雪花如车轮般快速旋转落下,既突出了雪花的轻盈,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元圃琼蕤初见叶,后庭玉树又生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美景。元圃,指传说中的仙境;琼蕤,形容花朵或草木的美丽。这两句意为在仙境般的园林中,初见雪花如叶般点缀枝头,而后庭的玉树上又仿佛绽放了雪花之花,展现出雪后世界的纯净与美丽。
“节旄东海怜苏武,词赋南朝有谢家”两句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苏武是汉朝的著名使臣,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始终坚守气节;谢家则是南朝文学世家,以才华横溢著称。这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苏武的坚贞不屈和谢家的文采飞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卓越才华的向往。
最后,“今夜夜寒愁夜永,几回孤咏手凭叉”表达了诗人面对寒冷之夜的孤独与感慨。夜寒难耐,诗人独自吟咏,手握诗叉(古代的一种书写工具),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也暗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在寒冷冬夜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孤独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