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全文

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

出处:《生春二十首 其七
唐 · 元稹
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
病翁闲向日,征妇懒成风。
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
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注释

何处:哪里。
春早:春天来得早。
春生:春天开始生长。
野墅:野外的村舍。
病翁:生病的老翁。
闲向日:悠闲地晒太阳。
征妇:远征军人的妻子。
懒成风:因习惯而变得懒散。
斫:砍,此处指挖地。
天虽暖:天气已经变暖。
穿区:挖掘之地。
冻未融:冻结的土还未融化。
鞭牛:用鞭子驱赶牛。
县门:县城的门。
争土:争相取土。
盖蚕丛:用来覆盖养蚕的草棚。

翻译

哪里的春天来得早呢?春天在野外村舍中悄然生长。
生病的老翁闲适地晒着太阳,远征军人的妻子也懒得梳妆打扮,风气如此。
虽然天气已经转暖,但挖地时冻土仍未完全融化。
在县城门外鞭打牛儿,人们争相取土覆盖在养蚕的草棚上。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一句,以问询的形式,引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之美的向往与期待。

接着,"病翁闲向日,征妇懒成风"几句话,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病翁"指的是身患疾病但心态轻松的人,而"征妇"则形象地代表了生活的重负和劳累。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斫筤"指的是用刀劈冰块,而"穿区"则是冰面上的裂痕。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初春温度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一句"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则描绘了一种生产生活的场景。这里的"鞭牛"是指耕田时所用的工具,而"争土盖蚕丛"则形象地展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劳作的情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生机与自然界初春景观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时间流逝以及自然变化等主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