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恒言,五十知非
谁其荩臣,乃有二张。
等彼二荀,叔慈慈明。
慈明内润,智以仁藏。
积厚而钟,伯子发祥。
惟我伯子,隽声英英。
立破万卷,躏百氏场。
吐为艺文,陆离洗洋。
中权所指,锋孰敢当。
薄游贤关,如锥处囊。
天吝抟扶,畴适雄飞。
敛尔壮心,杜尔德机。
不顺以施,日胜而肥。
怀珠川媚,蕴玉山辉。
君曰宁尔,容彭所希。
黄金为饵,同类为妃。
骖虬御鸾,翱翔九围。
人有恒言,五十知非。
君知其非,大雄是皈。
离照中天,万磷息辉。
谁缚谁解,何顺何违。
六辔在御,惟汝指麾。
不慕独觉,宁希小乘。
不贪转轮,何况小荣。
着为微言,撇捩纵横。
荡乎漆园,又似净名。
其子和之,玉振金声。
独立须弥,俯挹太清。
怒马脂车,如袭百蝇。
封人之祝,如一蝇鸣。
我有半偈,乃驻君听。
四十九年,无法可称。
杜口毗邪,息心化城。
大家团栾,共证无生。
鉴赏
此诗《张伯子五十寿言》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是对张伯子五十大寿的颂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张伯子才学、品德及人生智慧的高度赞扬。
首句“昔在世皇,肃外台纲”以历史帝王的治国之严来比喻张伯子在道德与学问上的严谨态度。接着“谁其荩臣,乃有二张”将张伯子比作忠诚的辅臣,与历史上的著名谏臣并列,凸显其重要性。
“等彼二荀,叔慈慈明”通过对比荀子兄弟,赞美张伯子的智慧与仁爱,强调其内在修养的深厚。接下来“慈明内润,智以仁藏”进一步描绘其智慧与仁德的融合,如同慈明之光,内敛而深邃。
“积厚而钟,伯子发祥”指出张伯子的智慧与美德如同钟声,悠远而响亮,预示着他的家族将因此而繁盛。随后“惟我伯子,隽声英英”直接赞美张伯子的才华与名声,形容其如英华绽放。
“立破万卷,躏百氏场”展现张伯子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学术功底,犹如翻阅万卷书籍,踏遍百家学说的战场。接下来“吐为艺文,陆离洗洋”则描述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丰富多彩,如同海洋般广阔。
“中权所指,锋孰敢当”表明张伯子在决策时的智慧与力量,无人敢于挑战。接着“薄游贤关,如锥处囊”用锥子比喻张伯子的才华,即使在贤士云集的地方也显得卓尔不群。
“天吝抟扶,畴适雄飞”表达了上天虽未给予张伯子更多的助力,但他依然能够展翅高飞。接下来“敛尔壮心,杜尔德机”劝诫张伯子收敛锐气,避免过早显露才华。
“不顺以施,日胜而肥”警示张伯子不应过于追求外在的荣誉与权力,而应保持内心的充实与宁静。最后“怀珠川媚,蕴玉山辉”以珠宝与玉石的光芒,比喻张伯子内在的智慧与美德。
“君曰宁尔,容彭所希”表达了对张伯子的期望与祝福,希望他能像彭祖一样长寿且智慧。接下来“黄金为饵,同类为妃”以黄金与同类为伴侣的比喻,形容张伯子的高尚情操与选择。
“骖虬御鸾,翱翔九围”描绘张伯子如同驾驭龙凤飞翔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象征其自由与超脱。接下来“人有恒言,五十知非”引用俗语,暗示张伯子在五十岁时可能有所觉悟。
“君知其非,大雄是皈”鼓励张伯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向大雄(佛教中的佛陀)寻求指引。接下来“离照中天,万磷息辉”以太阳照亮天空,熄灭其他星辰的光辉,比喻张伯子的智慧与成就超越他人。
“谁缚谁解,何顺何违”提出关于自由与束缚的问题,鼓励张伯子追求真正的自由。接下来“六辔在御,惟汝指麾”表示张伯子掌握着命运的缰绳,可以自由地驾驭生活。
“不慕独觉,宁希小乘”表达张伯子不追求个人的觉醒,而是希望达到更高的境界。接下来“不贪转轮,何况小荣”强调张伯子不贪恋短暂的荣耀,追求更长久的价值。
“着为微言,撇捩纵横”形容张伯子的言论精辟而深刻,如同风中摇曳的树枝。接下来“荡乎漆园,又似净名”将张伯子的言论比作庄子的著作与佛家的净名经,寓意深远。
“其子和之,玉振金声”表示张伯子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智慧与美德,如同玉石与金属的共鸣,声音清越。
“独立须弥,俯挹太清”描绘张伯子站在须弥山顶,俯瞰宇宙的景象,象征其视野的开阔与智慧的深邃。
“怒马脂车,如袭百蝇”以愤怒的马匹和满载油脂的车辆,比喻张伯子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决心。
“封人之祝,如一蝇鸣”以封人的祝愿,如同一只苍蝇的叫声,暗示外界对张伯子的期望与祝福。
最后“我有半偈,乃驻君听”表示诗人有半句话想要传达给张伯子,希望他能停下来倾听。接下来“四十九年,无法可称”暗示张伯子在过去的四十九年里,经历了许多事情,但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杜口毗邪,息心化城”鼓励张伯子闭口不谈邪恶之事,内心保持平静,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
“大家团栾,共证无生”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伯子与众人一起,共同体验生命的真谛,达到无生的状态,即超越生死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张伯子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其在学问、品德、智慧以及人生境界上的卓越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张伯子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