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生处碧条侪苋藋,糁时白粲埒珠玑全文

生处碧条侪苋藋,糁时白粲埒珠玑

出处:《食苜蓿
元末明初 · 王翰
东皋雨过土膏润,采撷登厨露未晞。
生处碧条侪苋藋,糁时白粲埒珠玑
阑干敢效诗人讽,顑颔多惭战马肥。
还胜红蓝遍中国,冶容争不济年饥。

鉴赏

这首诗《食苜蓿》由元末明初的诗人王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雨水滋润后的田野中采摘苜蓿的情景,以及对食物的珍惜之情。诗中以“东皋雨过土膏润”开篇,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田野的景象,泥土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肥沃。接着,“采撷登厨露未晞”,描述了人们在清晨露水未干之时采摘新鲜的苜蓿,准备将其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生处碧条侪苋藋,糁时白粲埒珠玑”两句,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将生长在碧绿枝条上的苜蓿与苋藋相提并论,同时又以“糁时白粲埒珠玑”形容其在烹饪时的珍贵与美味,如同珍珠般闪耀,突显了苜蓿的营养价值和人们对它的珍视。

“阑干敢效诗人讽,顑颔多惭战马肥”表达了诗人对于食物的感恩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战马肥”这一形象,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资源的浪费,与人们在和平时期对食物的珍惜形成对比。

最后,“还胜红蓝遍中国,冶容争不济年饥”一句,将苜蓿与红蓝(一种常见的染料)进行比较,强调了苜蓿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即使在饥荒之年,苜蓿也能成为人们维持生活的希望,展现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食物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