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梅传春信至,江南山逐笑声来
出处:《次韵渡江有作》
宋 · 释德洪
弃舟植杖首重回,隔岸遥闻津鼓催。
淮上梅传春信至,江南山逐笑声来。
行瞻瑞雾笼双阙,更看神光发五台。
王事幸陪方外乐,为君点笔走风雷。
淮上梅传春信至,江南山逐笑声来。
行瞻瑞雾笼双阙,更看神光发五台。
王事幸陪方外乐,为君点笔走风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过江后,弃舟步行,回望江面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首句“弃舟植杖首重回”,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离开船只,手持拐杖,回头眺望的场景,充满了画面感。接着,“隔岸遥闻津鼓催”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鼓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氛围。
“淮上梅传春信至,江南山逐笑声来。”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和山峦赋予了情感,梅花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山峦则似乎在回应着笑声,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行瞻瑞雾笼双阙,更看神光发五台。”诗人继续前行,所见之景愈发壮丽,瑞雾环绕着宫殿,神光在五台山中闪烁,既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又蕴含着神秘的宗教色彩。
最后,“王事幸陪方外乐,为君点笔走风雷。”表达了诗人虽身在公务之中,却能享受超脱世俗的乐趣,以文笔如风雷般激扬,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渡江后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