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风露了非人世界,濯缨秋后玉壶天全文

风露了非人世界,濯缨秋后玉壶天

出处:《游石城山
宋 · 吕声之
祇因寻胜到林泉,四抱回峰万景连。
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
浮图照水光相映,古木依崖影倒悬。
风露了非人世界,濯缨秋后玉壶天

注释

祇:只。
寻胜:寻找美景。
林泉:山林。
四抱:四周环绕。
回峰:环绕的山峰。
万景:景色万千。
僧过:僧侣经过。
山隐寺:隐藏的寺庙。
洞开天:洞开的天门。
浮图:佛塔。
光相映:光影相互映照。
古木:古老的树木。
依崖:依傍崖壁。
影倒悬:影子倒挂。
风露:清风明月。
人世界:人间世界。
濯缨:洗去尘埃。
玉壶天:如玉壶般的天空。

翻译

只因寻找美景来到山林,四周环绕的山峰连绵不断,景色万千。
僧侣经过并未察觉隐藏的寺庙,只有来访者才看见洞开的天门。
佛塔倒映在水中,光影相互映照,古老的树木依傍崖壁,影子倒挂。
清风明月,仿佛揭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秋天之后,如玉壶般清澈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风光中游历的景象与感受。"祇因寻胜到林泉,四抱回峰万景连"表达了诗人追求胜境,深入山林之中的情怀,以及对周围环抱的峰峦无限景色的赞美。

"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则写出了寺庙隐藏在山中,即使行者经过也难以发现,只有当游客到来时,才会发现那洞开的天然奇观,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神秘的欣赏。

接下来的"浮图照水光相映,古木依崖影倒悬"描绘了一幅水中倒影与山中古木交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艺术化的描述。

最后两句"风露了非人世界,濯缨秋后玉壶天"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风露中蕴含着一种非凡的纯净,而秋后的玉壶天空,则如同清澈的宝石一般,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致的精细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