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数遍韶华尽,知否孀帏泪暗倾
出处:《悼亡女二首》
清 · 沈蓉芬
一别瑶台晓露清,何年重见许飞琼。
珠沉碧海冤难雪,玉碎荆山恨未平。
残月落花如梦令,夕阳芳草可怜生。
阑干数遍韶华尽,知否孀帏泪暗倾。
珠沉碧海冤难雪,玉碎荆山恨未平。
残月落花如梦令,夕阳芳草可怜生。
阑干数遍韶华尽,知否孀帏泪暗倾。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蓉芬所作的《悼亡女二首》中的第二首,以哀悼亡女为主题,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不舍。
首句“一别瑶台晓露清”,以“瑶台”象征逝去的亲人,用“晓露清”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纯净,暗示了离别的凄凉与哀伤。接下来,“何年重见许飞琼”一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仙女许飞琼的形象,表达了对逝去亲人再相见的渴望与期盼,同时也流露出无法实现的遗憾和无奈。
“珠沉碧海冤难雪,玉碎荆山恨未平”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去的亲人比作沉入碧海的珍珠和破碎的荆山玉石,形象地表达了对亲人离世的悲痛与不平,以及内心的冤屈难以释怀。
“残月落花如梦令,夕阳芳草可怜生”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哀婉的氛围。残月、落花、夕阳、芳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哀愁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逝去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最后,“阑干数遍韶华尽,知否孀帏泪暗倾”两句,直接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数遍栏杆,感叹韶华易逝,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同时暗示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泪水,如同无声的倾诉,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爱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