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承先德,聿隆厥躬
出处:《宗德诗》
明 · 黄圣年
奕奕龙山,维乡之望。
宪宪我祖,实著其乡。
殖于德仁,所牟匪利。
保艾我后,俎豆以治。
猗我昭考,厥惟小宗。
率承先德,聿隆厥躬。
受禄于朝,时用勿展。
贻我令名,亦孔之腆。
伯也矫矫,蔚为邦英。
匪躬竭节,世其清贞。
施则未光,志实靡晦。
是训是绳,陟降斯在。
宪宪我祖,实著其乡。
殖于德仁,所牟匪利。
保艾我后,俎豆以治。
猗我昭考,厥惟小宗。
率承先德,聿隆厥躬。
受禄于朝,时用勿展。
贻我令名,亦孔之腆。
伯也矫矫,蔚为邦英。
匪躬竭节,世其清贞。
施则未光,志实靡晦。
是训是绳,陟降斯在。
鉴赏
这首诗《宗德诗》由明代诗人黄圣年创作,通过对家族先祖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家族传统的尊崇。
诗中首先描绘了龙山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家乡的荣耀与期待。接着,诗人赞扬了家族的先祖,他们不仅在道德与仁爱方面树立了典范,更在家族治理上表现出卓越的才能。通过“保艾我后,俎豆以治”一句,表达了先祖们对后代的庇护与家族秩序的维护。
随后,诗人转向对家族中一位显赫人物的描述——“昭考”,即家族中的显要先人。他强调了这位先人的地位,作为家族的小宗,他继承并发扬了家族的美德,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祖先的教诲。尽管在官场上的发展可能并未达到预期,但他的内心坚守与远大志向却从未消逝。诗人以此教导后人,应当遵循先人的训诫,无论身处何境,都应保持正直与坚韧。
最后,诗人提到了家族中另一位杰出的人物——“伯”,他被誉为国家的精英,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清廉的作风,成为家族乃至社会的楷模。他不仅在个人品质上追求卓越,即使在事业上未能完全施展抱负,其内心的光明与不灭的决心依然令人敬佩。通过“是训是绳,陟降斯在”这一句,诗人强调了先人的教诲如同指南针,无论是在家族内部还是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是不可或缺的指引。
整体而言,《宗德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家族传统与美德的深深敬仰,以及对后人传承与发扬这些宝贵遗产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