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垂恩傥丘山,报德有微身全文

垂恩傥丘山,报德有微身

出处:《赠崔司户文昆季
唐 · 李白
双珠出海底,俱是连城珍。
明月两特达,馀辉傍照人。
英声振名都,高价动殊邻。
岂伊箕山故,特以风期亲。
惟昔不自媒,担簦西入秦。
攀龙九天上,忝列岁星臣。
布衣侍丹墀,密勿草丝纶。
才微惠渥重,谗巧生缁磷。
一去已十载,今来复盈旬。
清霜入晓鬓,白露生衣巾。
侧见绿水亭,开门列华茵。
千金散义士,四坐无凡宾。
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路傍已窃笑,天路将何因。
垂恩傥丘山,报德有微身

拼音版原文

shuāngzhūchūhǎishìliánchéngzhēn
míngyuèliǎnghuībàngzhàorén

yīngshēngzhènmíngdōugāojiàdòngshūlín
shānfēngqīn

wéiméidāndēng西qín
pānlóngjiǔtiānshàngtiǎnlièsuìxīngchén

shìdānchícǎolún
cáiwēihuìzhòngchánqiǎoshēnglín

shízǎijīnláiyíngxún
qīngshuāngxiǎobìnbáishēngjīn

jiàn绿shuǐtíngkāiménlièhuáyīn
qiānjīnsànshìzuòfánbīn

zhéyuèzhōngguìchíwèihánzhěxīn
bàngqièxiàotiānjiāngyīn

chuíēntǎngqiūshānbàoyǒuwēishēn

翻译

双颗明珠从海底升起,都是无比珍贵的宝物。
明亮的月光照耀,余晖映照着人们。
杰出的名声震动了整个都市,高价使远方的人们都为之倾倒。
难道是因为箕山的隐逸传统,特别因为志趣相投而亲近吗?
过去未曾自我推荐,只带着简陋的行李西行入秦。
我如攀龙飞升九天,有幸成为岁星的臣子。
我身为平民,却在宫殿中侍奉,参与起草重要的诏令。
虽然才能微薄,但恩惠深厚,却因奸佞小人的嫉妒而受污蔑。
离开已经十年,如今归来又过了十天。
清晨的霜花染白了我的鬓发,衣巾上凝结了白露。
远远看到那绿色的亭子,打开门排列着华丽的垫子。
我愿散尽千金,宴请忠诚的义士,座上无人不是非凡之客。
想要折取月宫中的桂枝,作为寒冷者的柴火。
路边的人已在暗笑,天意如何,我不知原因。
如果您的恩惠如同山岳般深重,我将以微薄之躯回报您的大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赠崔司户文昆季》。从诗的内容来看,李白在赞美崔司户文昆季的高洁品格和才华横溢,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首句“双珠出海底,俱是连城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珍贵的宝物从大海中涌现,它们不仅美丽而且稀有,正如文昆季的才华一般。紧接着,“明月两特达,馀辉傍照人”则是将月光比喻为清晰而又温和地照亮他人的光芒,这里暗示了文昆季学问渊博,对人有益。

“英声振名都,高价动殊邻”表达了诗人对文昆季才华的高度赞扬和尊重,而“岂伊箕山故,特以风期亲”则是指出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如同古时箕山之盟一样庄严和神圣。

“惟昔不自媒,担簦西入秦”表达了诗人过去未曾自我推荐,现在却带着满腔的才华前往遥远的地方寻求发展。接着,“攀龙九天上,忝列岁星臣”则是用攀登龙脊、比肩星辰来形容文昆季的高尚志向和不凡抱负。

“布衣侍丹墀,密勿草丝纶”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专心修炼的生活状态,而“才微惠渥重,谗巧生缁磷”则是对文昆季才华虽然不为人知,但仍旧深受人们赞赏的写照。

“一去已十载,今来复盈旬”表达了时间流逝,一晃眼十年过去,而今日重聚之时,又是一番满怀欣喜之情。紧接着,“清霜入晓鬓,白露生衣巾”则是描绘了一种清冷的晨景和诗人心境。

“侧见绿水亭,开门列华茵”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绿意盎然的水边亭子,而“千金散义士,四坐无凡宾”则是在赞美文昆季待客如亲,不拘小节,只愿以真诚之心与人交往。

最后,“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表达了诗人想折一枝在月光下生长的桂树来赠予那些仍处于寒冷之中的朋友。全诗末尾,“路傍已窃笑,天路将何因”则是诗人在感慨之间流露出对未来命运的困惑与期待。

“垂恩傥丘山,报德有微身”表达了诗人对文昆季深厚恩情的回报之意,最后一句“报德有微身”则是说尽管自己的身体渺小,但仍旧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这份恩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描绘,以及对文昆季才华和品格的赞颂,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和深厚的情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