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但知城郭倍光辉,谁问闾阎久凋敝全文

但知城郭倍光辉,谁问闾阎久凋敝

出处:《悲流人
元末明初 · 蓝仁
为农未免租调瘢,从军可辞刀箭痕。
布衣一日任民社,鞭挞不救肌肤完。
足兵足食万世计,征衣战甲无宁岁。
但知城郭倍光辉,谁问闾阎久凋敝
深机巧宦何为者,暴虐施民自宽假。
山头白石城下泥,已有行人先问舍。
前车后车相继摧,满山枯骨白成堆。
呜呼古人不可作,自书下考真贤哉。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悲流人》,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深刻关注。首句“为农未免租调瘢,从军可辞刀箭痕”揭示了农民即使耕作也无法避免沉重的赋税,而士兵则无法逃避战场的创伤。接下来,“布衣一日任民社,鞭挞不救肌肤完”强调了官员的职责本应是为民服务,然而现实中的苛政却使百姓皮肉之苦难以解脱。

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统治者追求“足兵足食”的表面繁荣,但实际却是连年征战,百姓生活动荡不安。“但知城郭倍光辉,谁问闾阎久凋敝”揭示了统治者只关注表面的荣耀,忽视民间的困苦。接下来,诗人批评了官场的虚伪和对百姓的暴虐,“深机巧宦何为者,暴虐施民自宽假”,并以“山头白石城下泥,已有行人先问舍”形象地描绘出流离失所的人们寻找栖身之所的凄凉景象。

最后两句“前车后车相继摧,满山枯骨白成堆”警示后人,过度的战争只会带来惨痛的后果,而“呜呼古人不可作,自书下考真贤哉”则是对那些只顾自己而不顾百姓疾苦的统治者的严厉谴责,认为真正的贤者不会如此行事。整首诗情感深沉,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民生的疾苦,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