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一丘堪避俗,何妨百岁作閒人
出处:《和田伯清见寄 其一》
宋 · 吴芾
可叹人生有限身,终朝长是困嚣尘。
向来每愧为人役,今日方能保我真。
幸有一丘堪避俗,何妨百岁作閒人。
更烦妙句相褒借,顿觉柴门暖似春。
向来每愧为人役,今日方能保我真。
幸有一丘堪避俗,何妨百岁作閒人。
更烦妙句相褒借,顿觉柴门暖似春。
注释
可叹:感叹。有限身:短暂人生。
终朝:整天。
困嚣尘:世俗纷扰。
向来:一直以来。
每愧:常常感到。
为人役:被他人役使。
堪:能。
避俗:远离尘世。
百岁:百年。
妙句:美妙的句子。
褒借:赞美。
柴门:简陋的门庭。
暖似春:如春天般温暖。
翻译
感叹人生短暂,终日忙于世俗纷扰。一直以来都感到被他人役使,今天才得以保全自我。
幸好有片小山丘能远离尘世,即使百年也愿做个闲人。
更期待妙语赞美,顿时觉得简陋的门庭也如春天般温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田伯清见寄(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有着深刻的体验与感慨。他自嘲“终朝长是困嚣尘”,表达了对于无法摆脱世俗纷争的无奈和悲哀。
然而,诗人的情感在“今日方能保我真”一句中出现转折,这里透露出一种解脱与坚守自我的决心。这种解脱并非完全逃避,而是寻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坚持,即使是在尘世之中也能够保持本真的自己。
“幸有一丘堪避俗,何妨百岁作閒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即便是终老一生作为普通人远离世俗,也是值得的。这是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最后,“更烦妙句相褒借,顿觉柴门暖似春。”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找慰藉和欣赏之美,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心灵生活。这种精神的享受让他感到内心的温暖,如同初春般令人舒畅。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反思与逃避,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找个人的精神寄托和内在平衡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