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薄俗此挽回,内则今陶冶全文

薄俗此挽回,内则今陶冶

明 · 张子翼
世道已波澜,汩汩江长泻。
砥柱矻悬梁,谁是中流者。
秋霜撼陵谷,艰哉慈母寡。
斜月照孤帏,苍鼠落残瓦。
缡结誓如初,课儿泪盈把。
宣文还隔幔,浔阳时却鲊。
薄俗此挽回,内则今陶冶
令子奋桑弧,声名动朝野。
邻卜喜王翰,弩负卑司马。
积善庆所馀,造物不忍舍。
圣世重纲常,优诏将南下。
列传昭管彤,讴歌增大雅。
嗟哉贤母心,褒旌非所假。
千年桂水清,应照寒山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在艰难世道中的坚韧与伟大。开篇“世道已波澜,汩汩江长泻”,以江水的奔腾比喻社会的动荡,引出主题。接着“砥柱矻悬梁,谁是中流者”一句,以砥柱象征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支柱作用,凸显其坚强不屈的形象。

“秋霜撼陵谷,艰哉慈母寡”描绘了母亲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孤独,依然坚持下去的坚韧精神。“斜月照孤帏,苍鼠落残瓦”通过夜景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母亲生活的寂寞与艰苦。

“缡结誓如初,课儿泪盈把”表现了母亲对家庭的承诺与对子女的教育,即使泪水盈眶也坚持下去的决心。“宣文还隔幔,浔阳时却鲊”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

“薄俗此挽回,内则今陶冶”表达了母亲对社会风气的正面影响,以及她对子女的教化作用。“令子奋桑弧,声名动朝野”赞扬了子女在母亲的影响下取得的成就。

“邻卜喜王翰,弩负卑司马”通过邻里间的喜悦与尊重,侧面展示了母亲的影响力。“积善庆所馀,造物不忍舍”强调了母亲的美德与善行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圣世重纲常,优诏将南下”反映了社会对传统道德的重视,以及对母亲行为的认可。“列传昭管彤,讴歌增大雅”赞美了母亲的事迹被载入史册,受到广泛颂扬。

最后,“嗟哉贤母心,褒旌非所假”表达了对母亲高尚品德的敬仰,认为她的伟大无需外在的表彰。“千年桂水清,应照寒山舍”以自然景观的清丽,象征母亲美德的永恒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母亲生活境遇、品德修养及对子女影响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母爱与教化力量,以及社会对这种美德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