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劳客计,词赋寄乡愁
出处:《邺下秋怀》
明 · 谢榛
风尘劳客计,词赋寄乡愁。
雁避燕山雪,人经邺地秋。
几年多放浪,万古自沉浮。
抱膝成孤啸,苍凉月近楼。
雁避燕山雪,人经邺地秋。
几年多放浪,万古自沉浮。
抱膝成孤啸,苍凉月近楼。
鉴赏
这首诗《邺下秋怀》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风尘劳客计”,开篇即点出诗人漂泊在外,为生活奔波劳碌的状态,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辛酸。接下来,“词赋寄乡愁”一句,揭示了诗人以文学创作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和情感的抒发。
“雁避燕山雪,人经邺地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大雁南飞避寒与人在秋日经过邺地形成鲜明对照,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迁徙与变化。大雁的自由与人的羁绊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几年多放浪,万古自沉浮”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回顾过去几年的生活,经历了许多放纵与自由,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起伏。这两句不仅反映了个人经历,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抱膝成孤啸,苍凉月近楼”描绘了一幅孤独而深沉的画面。诗人独自站立,怀抱双膝,对着即将西下的月亮发出孤寂的长啸,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壮阔的氛围。这一场景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也象征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邺下秋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索,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