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翼才乾壳已离,便升乔木最高枝
出处:《座中咏蝉分韵得饥字》
宋 · 吴龙翰
两翼才乾壳已离,便升乔木最高枝。
银床落叶秋风里,金掌盘敧晓露时。
断续翻成无调曲,悲凉做出苦吟诗。
前身应是夷齐辈,高卧西山自忍饥。
银床落叶秋风里,金掌盘敧晓露时。
断续翻成无调曲,悲凉做出苦吟诗。
前身应是夷齐辈,高卧西山自忍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两翼:比喻翅膀。乾壳:指蝉的外壳。
乔木:高大的树木。
银床:形容落叶如银色的床铺。
金掌:古代宫殿中装饰的金色把手,此处代指露盘。
断续:不连贯的。
无调曲:不成曲调的音乐。
前身:前世。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的两位隐士。
高卧:隐居。
忍饥:忍受饥饿。
翻译
翅膀刚刚脱离壳体,就飞上最高大树的枝头。在秋风中银色的床铺上落叶飘零,拂晓时金色的手掌托着倾斜的露珠。
断断续续地谱写出不成调的乐章,悲凉的情绪化作苦涩的诗歌。
或许前世我就是像伯夷和叔齐那样的人,独自在西山隐居,忍受饥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龙翰的作品,名为《座中咏蝉分韵得饥字》。诗中通过咏叹蝉蜕化过程和秋风中的落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以及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两翼才乾壳已离,便升乔木最高枝。"
这里写蝉蜕脱壳长成,攀援树木至高处,形象生动,展示了蝉蜕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银床落叶秋风里,金掌盘敧晓露时。"
诗人借用“银床”、“金掌”来描绘蝉在枝头的舞动和清晨露珠闪烁的景象,传达出秋天萧瑟的气氛。
"断续翻成无调曲,悲凉做出苦吟诗。"
这两句表明蝉鸣声断断续续,如同没有旋律的曲子,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楚和创作时的情感状态。
"前身应是夷齐辈,高卧西山自忍饥。"
诗人借古代隐逸之士自比,表达自己愿意隐居山林,不为世俗所扰,宁可忍受饥饿,也不愿随波逐流。
整首诗通过蝉蜕的变幻和秋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内心的悲凉与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