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
出处:《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六》
宋 · 苏轼
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注释
老詹:指诗人自己或他人。白发:头发变白,表示年龄大。
垂霜蓬:形容头发斑白如霜后蓬草。
赋诗:作诗。
殊:特别,非常。
涉世:涉足社会,经历世事。
杖藜:拄着藜杖。
山谷间:山野之间。
渤海龚:比喻古人,可能指有德行的隐士。
半道:路途中。
王弘:东晋名臣,以好客闻名。
遣:派遣。
庞通: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仆人。
门生:弟子,学生。
儿子:指诗人的子辈。
杖屦:杖和鞋子,代指家人。
翻译
老詹也已白发斑斑,我们相对如霜后的蓬草。他吟诗别有一番风味,但涉足世事并非他的专长。
他拄着藜杖在山谷间漫步,像古代的渤海龚公。
途中他邀请我饮酒,心意与东晋王弘相同。
如果有酒,我自己会来,无需派人庞通告知。
我的学生和孩子,都拿着杖履随我一同前往。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老友聚会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情怀。
"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朋友与诗人的形象,他们头发皆已斑白,如同霜凍挂在草上,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和友情的长久。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情感,而对于世俗事务则不擅长,这是诗人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冲突的一种体现。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隐逸之志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这里提到的“王弘”可能是古代某位不畏世俗、乐于饮酒之人,诗人通过这番对话表达了自己与朋友间的默契和共同的生活态度。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这两句则显示出诗人的随性和洒脱,对朋友之邀,若有美酒相待,必然前往,无需特别的招呼。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身边围绕着学生和孩子,他们或许拿着拐杖,一起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这种场景充满了温馨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友情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位士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