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牲牢奠商后,典籍讲秦馀全文

牲牢奠商后,典籍讲秦馀

宋 · 梅尧臣
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
牲牢奠商后,典籍讲秦馀
大法存无外,群英乐自如。
时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

拼音版原文

dōngzūnzhōngzhōujìnxuéchū

shēngláodiànshānghòudiǎnjiǎngqín

cúnwàiqúnyīng

shípíngyóushèngláijiàzhéyuánchē

注释

东府: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学术机构。
尊儒:尊重儒家学者。
中州:中原地区,古代文化中心。
进学:入学学习。
牲牢:祭祀用的牺牲和祭品。
商后:商朝的后裔或代表。
典籍:古代文献。
秦馀:秦朝遗留的文化遗产。
大法:普遍适用的大道法则。
无外:无所不在。
群英:众多杰出人才。
自如:自由自在地学习。
游圣:游历圣贤之道。
末:末期,晚期。
来驾:来到此处。
折辕车:比喻简陋的交通工具,表示谦虚。

翻译

在东府的日子里,学子们开始在中原求学。
祭祀先贤商王之后,研读秦朝留下的经典文献。
大道法则普存于世,杰出人才在此享受学术自由。
我深感时代接近圣人之末,自己如同驾驶简陋马车而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希深游府学》,描绘了学者们在府学中尊崇儒学、研习经典的场景。首句“东府尊儒日”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敬重,暗示着学习活动在东府(可能指地方官署或教育机构)中进行。次句“中州进学初”则点明这是学子们开始学术生涯的重要时刻。

“牲牢奠商后”一句,通过祭祀先贤商代的礼仪,体现了对古代智慧的追慕与继承。“典籍讲秦馀”则强调了对秦朝文献的研读和学习,表明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究。接下来,“大法存无外”表达了对普遍法则的追求,认为真理无所不在,而“群英乐自如”则展现了学者们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喜悦和自在。

最后两句“时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自己作为学者的自省,虽然处于学术探索的晚期,但仍怀揣着求知的热情,如同驾驶着简陋的车子,不断前行,追求学问的至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儒家教育为背景,展现了学者们的学术追求和精神风貌,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情怀和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