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胡不仁,埋此经世志
宋 · 杨万里
去年客京都,子去我未至。
得书不得面,安用殷勤意。
犹矜各未老,相见当亦易。
不知此蹉跎,交道遽云坠。
一抔胡不仁,埋此经世志。
弦绝谅何益,蕙叹庸不悴。
吾闻佛者流,正以生作累。
梦中尚微言,子岂悲世事。
得书不得面,安用殷勤意。
犹矜各未老,相见当亦易。
不知此蹉跎,交道遽云坠。
一抔胡不仁,埋此经世志。
弦绝谅何益,蕙叹庸不悴。
吾闻佛者流,正以生作累。
梦中尚微言,子岂悲世事。
注释
去:离开。客:做客。
子:你。
未至:未来得及到达。
书:书信。
面:见面。
殷勤:情意深厚。
矜:自持。
易:容易。
蹉跎:时光流逝。
交道:友情。
坠:疏远。
抔:捧。
仁:仁慈。
经世志:一生抱负。
弦绝:琴弦断。
谅:想必。
益:帮助。
蕙叹:叹息。
悴:憔悴。
佛者流:佛教徒。
正以:正因。
生作累:人生是束缚。
梦中:梦境中。
微言:深意的话语。
子:你。
悲:悲伤。
翻译
去年我在京都做客,你离去时我还未来得及到达。收到你的书信却不能见面,再怎么殷切的情意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都还年轻,相见应当不是难事。
没想到时间流逝如此之快,我们的友情竟突然疏远了。
一捧黄土为何如此无情,埋葬了我的一生抱负。
即使琴弦断了,安慰又有何益?叹息也无法让我憔悴。
我听说佛教徒认为人生就是束缚,
在梦中你还曾有深意的交谈,难道你真的为世间事悲伤吗?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梦亡友黄世永梦中犹喜谈佛既觉感念不已因和梦李白韵以记焉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好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去年客京都,子去我未至”表明诗人与朋友在京都擦肩而过,未能相见。"得书不得面,安用殷勤意"则是说虽然收到了朋友的信件,但没有亲自见面,内心的思念之情又怎能得到满足呢?
接下来的“犹矜各未老,相见当亦易”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即两人都还未老,希望将来能够容易地见面。但紧接着的“不知此蹉跎,交道遽云坠”却又是对现实无情挫折的感慨,朋友如今已去,而诗人对这份突如其来的离别感到困惑和不解。
"一抔胡不仁,埋此经世志"中的“一抔胡”可能指的是某种外来或异族文化的入侵,这里用以比喻现实中无情的人事变迁。"埋此经世志"则是说诗人将这份对朋友的怀念和不舍,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成为一生的记忆。
随后的“弦绝谅何益,蕙叹庸不悴”表达了诗人的悲哀与无奈。他知道世事如琴断弦,无论如何叹息都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只能在心中默默感慨。
最后,"吾闻佛者流,正以生作累。梦中尚微言,子岂悲世事"则表明诗人对佛法有所领悟,认为生与死本是生命的重负。而在梦中,朋友仍旧低语,这让诗人更加感慨,怀疑他是否已经放下了对尘世之事的悲伤。
全诗通过对逝去友情的回忆和对未来未知的期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思,以及对生命流转、缘分聚散的无奈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