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城下盟,君不辱,犹胜金陵与西蜀全文

城下盟,君不辱,犹胜金陵与西蜀

出处:《城下盟
明 · 李东阳
澶州城南见黄盖,澶州城北胡兵退,南朝相公方鼾睡。
谗言后出功臣猜,城下一盟成祸胎,孤注之说何危哉。
城下盟,君不辱,犹胜金陵与西蜀
当时若耻城下盟,纵寇不追真大错。

拼音版原文

chánzhōuchéngnánjiànhuánggàichánzhōuchéngběibīng退tuìnáncháoxiānggōngfānghānshuì

chányánhòuchūgōngchéncāichéngxiàméngchénghuòtāizhùzhīshuōwēizāi

chéngxiàméngjūnyóushèngjīnlíng西shǔ

dāngshíruòchǐchéngxiàméngzòngkòuzhuīzhēncuò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城下盟》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出决策者在战事中的昏聩与危机。首句“澶州城南见黄盖”,暗示了对历史人物黄盖的提及,可能暗指前朝的某种策略或事件。接着,“澶州城北胡兵退”象征着暂时的军事胜利,然而“南朝相公方鼾睡”则揭示了领导者在关键时刻的疏忽,不知警觉。

诗中“谗言后出功臣猜”揭示了内部矛盾,功臣因疑虑而互相猜忌,这为后续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城下一盟成祸胎”直指澶州城下的盟约成为日后灾难的根源,暗示盟约的签订并非明智之举。“孤注之说何危哉”进一步强调盟约的冒险性质,质疑其安全与否。

“城下盟,君不辱”表明虽然盟约可能导致屈辱,但至少避免了更大的败局。然而,“犹胜金陵与西蜀”又暗示如果当初拒绝盟约,可能会有更积极的战略选择。“当时若耻城下盟,纵寇不追真大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轻率盟约可能导致放虎归山的深深遗憾,认为当时应该以耻于城下之盟为耻,坚决追击敌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批评了决策者的短视和内部矛盾,警示后人要谨慎对待盟约,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