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五岳游其四,九州何足论全文

五岳游其四,九州何足论

出处:《赠万益之
明 · 李之世
常闻静者言,澹泊栖精魂。
之子抱微尚,抗志谢世樊。
原无昏浊染,安用漱灵根。
五岳游其四,九州何足论
察人洞腑脏,撷草辨寒温。
断酒持清斋,端居不立言。
和光世可混,抱冲道自存。
余怀方外踪,于子情弥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诗人通过描述这位“之子”(即万益之)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首先,“常闻静者言,澹泊栖精魂。”这两句开篇点题,说明了万益之是一位追求内心平静、淡泊名利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如同深山中的静水,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接着,“之子抱微尚,抗志谢世樊。”进一步阐述了万益之的志向高远,他拒绝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

“原无昏浊染,安用漱灵根。”这两句表达了万益之对纯净心灵的追求,认为不应被世俗的污浊所污染,因此无需借助灵丹妙药来保持内心的清明。

“五岳游其四,九州何足论。”说明万益之游历广泛,见识丰富,对广阔的天地有着深刻的感悟,认为这些不过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察人洞腑脏,撷草辨寒温。”体现了万益之的智慧与洞察力,他能深入理解他人的心灵,辨别各种草药的性味,显示出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

“断酒持清斋,端居不立言。”表明万益之的生活简朴,远离酒色财气的诱惑,保持内心的纯净,言语谨慎,不轻易发表意见。

“和光世可混,抱冲道自存。”这句总结了万益之的生活态度,他与世无争,但内心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信仰,如同清澈的流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自我。

最后,“余怀方外踪,于子情弥敦。”表达了诗人对万益之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生活轨迹与众不同,而这种情感在诗人心中愈发深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益之言行举止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以及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是一首赞美隐逸之士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