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分明博望升天诉,不许人间别姓争全文

分明博望升天诉,不许人间别姓争

出处:《题张簿尉槎溪集
宋 · 刘克庄
千载枯槎无主名,才翁子晦各偷撑。
分明博望升天诉,不许人间别姓争

拼音版原文

qiānzǎicházhǔmíngcáiwēnghuìtōuchēng

fēnmíngwàngshēngtiānrénjiānbiéxìngzhēng

注释

千载:形容时间漫长。
枯槎:枯朽的木筏,比喻无人问津的事物。
无主名:没有明确归属或主人。
才翁:有才华的人。
子晦:人名,这里可能指某位才翁。
偷撑:暗中努力,独自支撑。
博望:博望坡,这里可能象征升天的通道或目标。
升天诉:向天神诉说升天的愿望。
别姓争:其他姓氏的人争夺这份权利。

翻译

千年无人认领的枯木舟,才翁子晦各自默默支撑。
他们分明是在向博望星祈求升天,不允许凡间其他姓氏的人争夺这份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题目为《题张簿尉槎溪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古木无主、名姓争斗的感慨与反思。

"千载枯槎无主名" 一句,描绘了一棵历经千年而变得枯萎、失去主人的老树。这里“枯槎”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物是人非,而“无主名”则隐含了对过去英雄辈出的怀念。

"才翁子晦各偷撑" 这一句,通过形容才士们各自隐藏自己的光芒,不肯展露,表现出诗人对于当时文坛的不满和哀叹。这里“偷撑”意味着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展示。

"分明博望升天诉" 一句中,“分明”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辨别和理解,而“博望升天诉”则是诗人希望自己的志向与抱负能够像高耸入云的山峰一样,直达天听。

最后一句 "不许人间别姓争" 强调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门第之见的反对态度。这里“不许”表明了诗人的坚决立场,而“人间别姓争”则是对那些为名姓而争斗行为的批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人才难以展露以及世间纷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