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嚣澹一洗,六籍真可依
万古江河流,三春卉木菲。
忍将少年意,负此白日晖。
拱把得封植,要看四十围。
东山公别墅,明湖照檐扉。
尘嚣澹一洗,六籍真可依。
城南拜新作,妙墨龙蛇飞。
著鞭继家声,临岐莫依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儒家:古代中国的主流学术思想,以孔子学说为中心。驾言:驾车出行。
圣门:指儒家学说的最高境界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
卉木菲:形容春天花草茂盛。
负此:辜负这样的。
拱把:两手合围,形容树苗小。
别墅:私人住宅,通常位于郊外。
六籍:古代儒家经典的总称,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妙墨:精美的书法。
临岐:面临岔路口,比喻人生的重要抉择时刻。
翻译
儒家究竟为何事,驾车前往圣人之门。江河万古长流,春天花草繁盛短暂。
怎能忍心抛弃青春志向,辜负这明亮阳光。
亲手栽种的小树,期待它长到四十围粗壮。
东山公的别墅,明湖倒映屋檐门窗。
尘世喧嚣洗净,回归经典书籍的怀抱。
在城南参观新建的杰作,墨迹如龙蛇飞舞。
挥鞭继续家族荣耀,临别之际勿犹豫不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和魏公再用韵勉子孙学》。从内容来看,诗中融合了儒家思想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个人的学术追求。
"儒家乃何事,驾言圣门归。" 开篇即提出儒家的价值和意义,将其比作一辆车回到圣贤之门,强调儒家思想的回归与重要性。
"万古江河流,三春卉木菲。"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通过对历史长河和季节更迭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忍将少年意,负此白日晖。" 诗中表达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在明媚阳光下要把握时间,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拱把得封植,要看四十围。" 这两句则是借用古代量地的方式来比喻学问与修养,强调了学问需要如同量测土地一样谨慎和细致。
"东山公别墅,明湖照檐扉。" 描述了一处幽静的居所,环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
"尘嚣澹一洗,六籍真可依。" 这里“尘嚣”指的是世俗的纷争和烦恼,“六籍”则是儒家经典《易》、《书》、《诗》、《礼》、《乐》、《春秋》的统称,表达了诗人在读经典中寻找精神依托,以此洗涤尘心。
"城南拜新作,妙墨龙蛇飞。" 描写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文笔生动活泼,如同龙蛇在空中自由飞舞。
"著鞭继家声,临岐莫依违。" 这两句表达了继续家族文化遗产的声音,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学术追求和道德立场不应随波逐流,而应当坚守原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对于知识、学问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