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仙韶宴玉津,岂知金弹忽危身
宋 · 刘克庄
曾听仙韶宴玉津,岂知金弹忽危身。
谁为高树凤凰语,无奈雕笼鹦鹉嗔。
拙射元非落雕手,村眉难比扫蛾人。
新裁白纻衣如雪,一点休教染洛尘。
谁为高树凤凰语,无奈雕笼鹦鹉嗔。
拙射元非落雕手,村眉难比扫蛾人。
新裁白纻衣如雪,一点休教染洛尘。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曾听仙韶宴玉津",开篇便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仙韶"指的是仙乐,"宴玉津"则是一种美酒的名字,这里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时刻。然而紧接着的"岂知金弹忽危身"却带来了忧虑和危机感,"金弹"通常比喻为权力或者是灾难的来临,而"危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威胁的担心。
接下来的"谁为高树凤凰语,无奈雕笼鹦鹉嗔","高树凤凰语"暗示着美好的愿望和憧憬,而"无奈雕笼鹦鹉嗔"则表达了现实中的困境和无奈。诗人在这里感叹,即便是有远大的理想,也被现实的束缚所限制。
"拙射元非落雕手,村眉难比扫蛾人"这两句则是在自谦,"拙射"指的是不擅长射箭,"元非落雕手"表明诗人并不是高明的射手。"村眉"形容女子的眉毛,"难比扫蛾人"则是说这种比较也不恰当。这两句是在强调诗人的谦逊和对自己才能的自知之明。
最后两句"新裁白纻衣如雪,一点休教染洛尘"中,"新裁白纻衣如雪"描绘了一幅洁白无瑕的画面,而"一点休教染洛尘"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保持纯洁本性的决心,不愿意被世俗之事所玷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挑战时的坚守与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