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物离人恨未能,聊为旦过打包僧
出处:《俶装》
宋 · 陆游
绝物离人恨未能,聊为旦过打包僧。
蹇驴渺渺秋山雨,孤榻昏昏夜店灯。
酒量已随诗共退,客愁仍与病相乘。
颓然衰飒嗟谁识,侠气当年盖五陵。
蹇驴渺渺秋山雨,孤榻昏昏夜店灯。
酒量已随诗共退,客愁仍与病相乘。
颓然衰飒嗟谁识,侠气当年盖五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绝物:极致的美景。离人:离开的人。
恨未能:遗憾不能。
聊为:姑且。
旦过:过路。
蹇驴:蹒跚的驴子。
渺渺:空旷。
秋山雨:秋雨中的山峦。
孤榻:孤独的床铺。
昏昏:昏暗。
酒量:饮酒的兴致。
诗共退:和诗才一同衰退。
客愁:旅途忧愁。
病相乘:加重病痛。
颓然:疲倦衰弱的样子。
衰飒:衰弱。
嗟:感叹。
谁识:谁能理解。
侠气:豪侠之气。
当年:当年时。
盖五陵:曾名震五陵。
翻译
极致的美景让人遗憾不能长久停留,姑且为过路的和尚打包一些东西。骑着蹒跚的驴子在秋雨中穿越空旷的山峦,夜晚在昏暗的小旅馆中独自躺下。
饮酒的兴致和作诗的才情一同衰退,旅途的忧愁又加重了病痛。
我疲倦衰弱的样子,又有谁能理解呢?当年的豪侠之气,曾名震五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俶装》,表达了诗人离别之际的深深遗憾和孤独情绪。首句“绝物离人恨未能”,直接抒发了对即将离去的珍贵事物(可能指亲友或物品)的不舍之情。次句“聊为旦过打包僧”,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为了暂时告别而忙碌整理的情景,暗含离别的匆忙。
第三句“蹇驴渺渺秋山雨”,通过描绘秋雨中缓慢行进的蹇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内心的孤寂。第四句“孤榻昏昏夜店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以昏暗的店灯映照出诗人独处异乡的夜晚。
第五句“酒量已随诗共退”,借酒浇愁,但诗人的酒量和诗才似乎都随着离别而衰退,反映出内心的失落。最后一句“颓然衰飒嗟谁识,侠气当年盖五陵”,诗人感慨自己的才华不再,无人理解,同时回忆起年轻时的豪侠之气,流露出一种英雄迟暮的无奈和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在离别之际的复杂心境,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自己才华衰退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