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耿耿僧坊寄日边,晚移穷巷避諠阗全文

耿耿僧坊寄日边,晚移穷巷避諠阗

出处:《戏孙扬休
宋 · 邹浩
耿耿僧坊寄日边,晚移穷巷避諠阗
羹藜不饱同攻苦,秣马言归独处先。
木叶已随风力远,霜轮行作璧形圆。
衣冠返敝文昌路,何似高堂坦腹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孙扬休的互动,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耿耿僧坊寄日边”,以僧坊象征静谧与超脱,暗示诗人内心追求的宁静与超然。接着“晚移穷巷避諠阗”一句,通过对比繁华喧嚣的环境与诗人选择的简朴生活,展现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羹藜不饱同攻苦”一句,以羹藜(粗劣的食物)比喻艰苦的生活条件,强调与友人共度艰难时刻的深厚情谊。“秣马言归独处先”,则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生活挑战的决心与勇气,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的理解与支持。

“木叶已随风力远,霜轮行作璧形圆”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迁来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木叶随风飘散,象征着岁月的流逝;霜轮(月亮)圆缺变化,寓意人生的起起伏伏。这两句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衣冠返敝文昌路,何似高堂坦腹眠”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文昌路代表文人学者的道路,高堂坦腹眠则是一种轻松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前文的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追求,以及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