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何心谢四邻,移栽黄阁带云根
出处:《内阁阶砌牡丹为宣庙赐植三首》
明 · 何吾驺
上苑何心谢四邻,移栽黄阁带云根。
旧游尚识宣皇赐,新绿纷披圣主恩。
含笑迥悬香国梦,乍开试醉玉堂尊。
自天雨露春如海,未可人间灌溉论。
旧游尚识宣皇赐,新绿纷披圣主恩。
含笑迥悬香国梦,乍开试醉玉堂尊。
自天雨露春如海,未可人间灌溉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内阁阶前种植的牡丹,它们曾是宣庙的赐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皇家恩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在云根的映衬下,仿佛带着上苑的风华,与四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
“上苑何心谢四邻”,开篇即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牡丹以情感,仿佛它不需向周围的环境表达感谢,自有一种超然的气度。“移栽黄阁带云根”,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生长环境,黄阁象征着权力与尊贵,而云根则暗示着其生长环境的高雅与神秘,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不失自然之美的景象。
“旧游尚识宣皇赐,新绿纷披圣主恩”,这两句不仅提到了牡丹的来源,还通过“旧游”与“新绿”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传承。宣皇赐予的牡丹,如今依然被铭记,而新的绿意则代表着圣主的恩泽,两者的结合,既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是对当下恩惠的感激。
“含笑迥悬香国梦,乍开试醉玉堂尊”,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牡丹的美丽与香气,以及它所引发的情感体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含笑的牡丹仿佛在梦中绽放,其香气弥漫于整个香国,而当它初绽之时,仿佛能让人在玉堂的尊贵氛围中沉醉。
“自天雨露春如海,未可人间灌溉论”,最后两句以自然界的比喻,表达了对牡丹生长环境的赞美。春日的雨露如同海洋般丰富,滋养着万物,而这种滋养并非仅限于人间,也包括了更为广阔的自然世界。这样的结尾,既是对牡丹生长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大自然慷慨给予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美丽的外在形象,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