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经泥坂,烟花望锦城
出处:《送马向入蜀》
唐 · 徐凝
游子出咸京,巴山万里程。
白云连鸟道,青壁遰猿声。
雨雪经泥坂,烟花望锦城。
工文人共许,应纪蜀中行。
白云连鸟道,青壁遰猿声。
雨雪经泥坂,烟花望锦城。
工文人共许,应纪蜀中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游子:指离家远游的人。咸京:古代对长安(今西安)的称呼。
巴山:泛指四川西部的山脉。
万里程:形容路途遥远。
白云:象征高远和飘渺。
鸟道:指鸟儿也能飞过的险峻山路。
青壁:青色的峭壁。
遰:连续不断。
猿声:山谷中猿猴的叫声。
雨雪:指恶劣的天气条件。
泥坂:泥泞的山坡。
烟花:形容城市的繁荣景象,如灯火璀璨。
锦城:对成都的美称。
工文人:擅长写作的文人。
共许:共同赞赏。
蜀中行:在蜀地的旅行经历。
翻译
游子离开咸京远行,巴山绵延路程漫长。白云缭绕在鸟儿飞行的小道上,青色峭壁回荡着猿猴的叫声。
雨雪覆盖着泥泞山坡,遥望锦官城繁华景象。
文人墨客共同称赞,这应是记录下蜀中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出发前往蜀地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远行者深厚的情感。
“游子出咸京,巴山万里程”两句开篇即设定了壮阔的旅途背景。咸京,即今陕西咸阳,历史上曾是通往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巴山指的是巴山脉,这里以其名代称蜀道,万里程则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白云连鸟道,青壁遒猿声”中的“白云连鸟道”描绘了山路缭绕在白云之中,仿佛连着天际,而“青壁遒猿声”则通过猿啼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幽深、荒凉的情境。猿啼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渲染山林的孤寂。
“雨雪经泥坂,烟花望锦城”这两句诗则转入了对旅途天气和目的地的描绘。雨雪交加的泥泞道路形象鲜明,而“烟花望锦城”中的“锦城”特指成都,这里通过“烟花”的意象,传递了一种美丽而又遥远的景致。
最后,“工文人共许,应纪蜀中行”表达了诗人对旅者的期许和祝愿。“工文人”指的是才华横溢的人,而“共许”则是大家都给予赞同和期待。应纪即应验,即实践或实现。而“蜀中行”则是指在蜀地的行动和发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其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