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多尊荣,死不道人口
出处:《子张子夏庙同邻几圣俞过作》
宋 · 韩维
峨峨道旁庙,庭户焕丹黝。
恭闻师商贤,下拜奠卮酒。
大梁故王都,豪杰所奔走。
当时多尊荣,死不道人口。
二君夫何为,血食独传后。
岂于圣人道,自托致不朽。
荒坟屹相望,荆棘不盈亩。
衣冠应作尘,制度复何有。
得无埋奇书,文字暗科斗。
怀古意惨淡,春风一搔首。
恭闻师商贤,下拜奠卮酒。
大梁故王都,豪杰所奔走。
当时多尊荣,死不道人口。
二君夫何为,血食独传后。
岂于圣人道,自托致不朽。
荒坟屹相望,荆棘不盈亩。
衣冠应作尘,制度复何有。
得无埋奇书,文字暗科斗。
怀古意惨淡,春风一搔首。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子张子夏庙同邻几圣俞过作》。诗中,诗人首先描绘了道旁庙宇的雄伟壮观,以及庙内庭户色彩斑斓的景象,表现出对先贤子张和子夏的敬仰之情。他提及大梁曾是古代王都,众多英雄豪杰在此汇聚,然而他们的生前辉煌如今已无人提及。
接着,诗人对子张和子夏两位贤者为何死后能被后人祭祀,表达了疑问,暗示他们可能是因为坚守圣人之道,才得以流芳百世。然而,庙宇荒凉,坟墓简陋,荆棘丛生,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和遗迹的衰败。诗人想象可能有珍贵的典籍埋藏其中,文字古老如蝌蚪文。
最后,诗人的心情变得凄凉,春风拂面时,他不禁感慨万分,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对先贤精神的追思。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古庙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