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丑,飞空著地波波走
出处:《十二时歌 其十二》
宋 · 释印肃
鸡鸣丑,飞空著地波波走。
演若达多再得头,依前不换旧时首。
无不无,有不有,有无不到休开口。
拈槌竖拂有谁知,逐迹寻臊真猎狗。
演若达多再得头,依前不换旧时首。
无不无,有不有,有无不到休开口。
拈槌竖拂有谁知,逐迹寻臊真猎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十二时歌》系列中的一首,以十二时辰为主题,这里是丑时(凌晨1-3点)的描绘。诗人通过“鸡鸣丑”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夜半时分鸡鸣报晓的情景,接着以“飞空著地波波走”形容事物在丑时的动态变化,可能象征着万物在黎明前的动荡。
“演若达多再得头”引用佛教故事,达多是佛经中的角色,这里可能暗示时间轮回或生命更替。“依前不换旧时首”则表达了一种不变的恒常观,即使时光流转,事物的本质依旧如故。
“无不无,有不有,有无不到休开口”运用双关和否定语气,强调世间万物的复杂性和相对性,提醒人们不要轻易下定论。“拈槌竖拂有谁知”中的“拈槌竖拂”是禅宗修行的动作,暗示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逐迹寻臊真猎狗”则以猎狗比喻执着于表象的人,形象地批评了那些追名逐利、迷失于表面现象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世间万象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