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
出处:《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
唐 · 杨巨源
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
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
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
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
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
心空得清凉,理證等喧寂。
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
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
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
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
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
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
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
心空得清凉,理證等喧寂。
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
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
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
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翻译
烈火燃烧天地炉,南方此刻多么酷热。四周天空布满红云,整个世界太阳炽热如赤。
炽热的泉水在山谷沸腾,灼热的砂石焦黑一片。
心中的忧虑渐减,希望能像祝融一样帮助你们安居乐业。
于是前往竹林寺,向青莲仙人求教。
内心清净得到清凉,道理明白如同寂静无声。
敞开胸怀聆听天籁,脚下踏着雨花积累的宁静。
微风吹动珠帘轻摆,慈悲之气融入玉席。
环境清幽性格宁静,远离尘世烦恼心情舒畅。
沉浸其中仍未离去,朱红色栏杆映衬着碧绿的景色。
鉴赏
此诗描绘炎热夏日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烈日酷暑的感受。首句“火入天地垆”形象生动,直接传递出火热如同侵袭天地之势,接着“南方正何剧”则点明夏季炎热的严峻。随后的“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进一步渲染了烈日下的天空景象。
然而,诗人并未在这酷暑中感到绝望,而是寻找了一处清凉之地——仁寿寺。这一转折点出现在“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两句中。这里的“投”和“问”字眼生动,传达了诗人对于避暑之所的期待和询问。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写了仁寿寺内清凉宜人的环境:“心空得清凉,理證等喧寂。”“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外界的热与静谧、安宁的情景相对照,突显了寺内的清净和平和。
最后几句则是对仁寿寺境界的赞美:“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诗人在这里似乎已经忘却了外面的酷暑,而沉浸于这片刻的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与寺院清凉之间的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烦恼、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用词精准,语言流畅,是一篇颇具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