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全文

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

宋 · 王禹称
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
谢公向此凭熊轼,白傅曾为鹿鸣客。
江楼山寺多赋诗,往往题名在僧壁。
皇家早岁平吴后,翰林贾公为太守。
至今清话玉堂中,夸诧江山不离口。
吾君御极初选艺,东枢贰卿新擢第。
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为历试。
紫微田郎次登科,东枢受代传厅事。
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
迩来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树应包羞。
今春忽命姚著作,学术纵横才磊落。
当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
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
未教修史未演纶,宣城奉使聊亲民。
且忻彩服得就养,莫叹朱衣未即真。
旧游应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
下车布政民休休,高吟浅酌谁献酬。
夜深红烛在何处,绮霞阁通叠嶂楼。
公权书札燕许词,未免山僧乞撰碑。
撰碑书碑即三载,眼看徵诏在丹墀。
却愁未尽江南兴,闲坐蓬瀛挥玉柄。
黄枢侍臣两制官,待君同说宣城景。

拼音版原文

píngshēngwénshuōxuānchéngjùnshuǐshíyōurénjùn

kǎnwàichéngjiāngliànshōuchuāngzhōngyuǎnxiùméichūyìn

liùcháofánshèngzhìsuítángcáirénmíngshìyáoxiāngwàng

xiègōngxiàngpíngxióngshìbáicéngwèi鹿míng

jiānglóushānduōshīwǎngwǎngmíngzàisēng

huángjiāzǎosuìpínghòuhànlínjiǎgōngwèitàishǒu

zhìjīnqīnghuàtángzhōngkuāchàjiāngshānkǒu

jūnchūxuǎndōngshūèrqīngxīnzhuó

jiěcéngzuǒjùnguānshǒuxuānchéngwèishì

wēitiánlángdēngdōngshūshòudàichuántīngshì

sānbǎngzhōngèrrénjīnzàitáiwèicháshì

ěrláitōngcuìshǎomíngliúyúnquánzhúshùyìngbāoxiū

jīnchūnmìngyáozhùzuòxuéshùzònghéngcáilěiluò

dāngniánxióngsānmíngguānzhūnzhānjiǔpiāo

suìxiànwénzhòngzhàoshìxīnēnshǐshàngyúnxiāng

wèijiàoxiūshǐwèiyǎnlúnxuānchéngfèng使shǐliáoqīnmín

qiěxīncǎijiùyǎngtànzhūwèizhēn

jiùyóuyìngyǒujiāopéngzàiréngyánhūnhuànxīn

xiàchēzhèngmínxiūxiūgāoyínqiǎnzhuóshuíxiànchóu

shēnhóngzhúzàichùxiátōngdiézhànglóu

gōngquánshūzháyànwèimiǎnshānsēngzhuànbēi

zhuànbēishūbēisānzǎiyǎnkànzhǐzhàozàidānchí

quèchóuwèijìnjiāngnánxīngxiánzuòpéngyínghuībǐng

huángshūshìchénliǎngzhìguāndàijūntóngshuōxuānchéngjǐng

注释

宣城郡: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水石幽奇:形容山水景色优美奇特。
人物俊:指人才出众。
澄江:清澈的江面。
熊轼:古代乘车时扶轼的熊形装饰。
鹿鸣客:宴会上的宾客人选。
江楼山寺:江边的楼阁和山中的寺庙。
翰林:古代官职,负责文学侍从和修撰国史。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芸香阁:古代藏书的地方,此处指官职晋升。
朱衣:古代官员的服饰,红色象征尊贵。
婚宦:婚姻和仕途。
下车布政:官员到任后开始施政。
布政:发布政令,治理地方。
蓬瀛:传说中的仙岛,此处指隐居之地。
黄枢侍臣:黄门侍郎等高级官员。
两制官:宋代指翰林学士和知制诰等官职。

翻译

一生听说宣城郡,山水秀美人物杰出。
窗外江面如练不收,远山如黛映入窗棂。
六朝繁华到隋唐,才子名士相继涌现。
谢公曾在此倚车赏景,白傅也曾做过宾客。
江边楼阁山寺多诗人留墨,常在僧人墙壁题诗。
皇家早年平定吴地后,贾公翰林任太守。
至今谈论中还赞美江山,贾公口中常提及。
皇上登基初期,东枢大臣新晋提拔。
他初次担任郡官,首选宣城任职。
紫微田郎随后登科,东枢职务交接时他主持。
第三榜中位列第二,现任乌台察视官。
近来通判少有名流,山林隐逸应感羞愧。
今年忽然任命姚著作,才华横溢且见解独到。
他曾以第三名的成绩扬名,官场坎坷,四处漂泊。
去年献文后再次被召回,升任芸香阁官员。
还未开始修史或起草诏令,暂且以宣城使命接近百姓。
欣喜能穿着彩服侍奉父母,不必感叹未穿官服的遗憾。
旧友应有在宣城,此行又将开启新的仕途。
刚到任便实施善政,百姓安居乐业,谁来献诗酬答。
深夜红烛照亮何处,绮霞阁与叠嶂楼相连。
公权书法与燕许文章,山僧也求他撰写碑文。
撰写碑文三年已过,眼见朝廷征召催促。
担忧未能尽享江南风雅,闲暇时在蓬瀛挥毫。
黄枢侍臣身兼两制官,期待与你一同述说宣城风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宣城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充满了对美好山水和人才荟萃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宣城过往历史的回顾,将个人的经历与宣城的历史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诗的开篇就以“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设定了基调,宣城不仅自然风光独特,而且人才济济。接着,“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江水清澈,远处的山峦在眼前渐渐显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谢公向此凭熊轼,白傅曾为鹿鸣客”一段,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六朝时期以及隋唐时期的繁荣,并点明了谢灵运和白居易两位文学大家与宣城的渊源,这不仅彰显了宣城的文化底蕴,也映照出了诗人的文艺修养。

“江楼山寺多赋诗,往往题名在僧壁”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在宣城的生活状态。紧接着,“皇家早岁平吴后,翰林贾公为太守”提到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及贾谊担任宣城太守的情况,这段史实进一步深化了宣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至今清话玉堂中,夸诧江山不离口”表明了诗人对宣城的记忆和情感依旧如新。随后,“吾君御极初选艺,东枢贰卿新擢第。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为历试”一段,诗人提及了自己或他人的科举生涯,以及对宣城的关联,这些个人经历与地方历史交织在一起。

“紫微田郎次登科,东枢受代传厅事。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则是诗人自述其科举成绩以及官职生涯,透露出一份对仕途的期待与骄傲。

接下来的“迩来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树应包羞。 今春忽命姚著作,学术纵横才磊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以及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和才华的展示。

“当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则是诗人回顾自己的科举经历以及仕途之路,同时也透露出对朝廷恩宠的期待。

“未教修史未演纶,宣城奉使聊亲民。且忻彩服得就养,莫叹朱衣未即真”一段,诗人表达了自己未来的抱负以及对待遇到的一切保持谦逊态度的立场。

“旧游应有交朋在, 此去仍言婚宦新。下车布政民休休,高吟浅酌谁献酬”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美好憧憬。

最后,“夜深红烛在何处,绮霞阁通叠嶂楼。公权书札燕许词,未免山僧乞撰碑”一段,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夜晚的情景,并且提到了自己或他人的文学活动以及与宣城的深厚情感。

“撰碑书碑即三载,眼看徵诏在丹墀。却愁未尽江南兴,闲坐蓬瀛挥玉柄”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期待,以及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

“黄枢侍臣两制官,待君同说宣城景”作为全诗的结束,诗人以对宣城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友人的期待结尾,这不仅是对宣城的一种致敬,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