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引青菱镜,衰耽白苧衣
出处:《六月尽立秋安庆道中》
明 · 王世贞
七月明朝是,孤舟病客非。
秋争一夜早,暑可片时归。
怯引青菱镜,衰耽白苧衣。
谁能作桐叶,取次便先飞。
秋争一夜早,暑可片时归。
怯引青菱镜,衰耽白苧衣。
谁能作桐叶,取次便先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世贞在六月将尽立秋时节,身处安庆道中的心境。他以个人的孤独和病弱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清凉秋意的期盼。"七月明朝是,孤舟病客非",诗人暗示自己即将进入新的一月,而身体状况却让他感到与常人不同。"秋争一夜早,暑可片时归",他渴望秋天的到来能驱散炎热,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凉爽。
"怯引青菱镜,衰耽白苧衣",诗人通过"怯引"和"衰耽"两个词,形象地表现出他对衰老和疾病的畏惧,以及对朴素生活的沉溺。"青菱镜"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白苧衣"则暗示着简朴的生活状态。最后,诗人借"谁能作桐叶,取次便先飞",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桐叶那样随风飘逸,摆脱病痛的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