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来问师日欲西,直疑刘阮仙路迷
出处:《题画为芝黄汪志高作》
明 · 唐文凤
苍松蜕骨虬龙蛰,满地清阴云气湿。
山中采药人未归,老翁杖藜童子立。
翁来问师日欲西,直疑刘阮仙路迷。
寻真未遇兴尽返,武陵空觅桃花溪。
至今却忆芝黄墅,松月轩中足清趣。
深根伏苓大于人,独荷长镵斸秋雨。
山中采药人未归,老翁杖藜童子立。
翁来问师日欲西,直疑刘阮仙路迷。
寻真未遇兴尽返,武陵空觅桃花溪。
至今却忆芝黄墅,松月轩中足清趣。
深根伏苓大于人,独荷长镵斸秋雨。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题画为芝黄汪志高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首句“苍松蜕骨虬龙蛰”形象地刻画了苍松坚韧的生命力,如同龙蛇冬眠般沉睡在大地之上,其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清凉的阴凉之地,"满地清阴云气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宁静。画面中,山中采药人未归,老翁和童子静候,增添了岁月静好的氛围。
"翁来问师日欲西"写老翁询问时间已近傍晚,暗示着他们期待的仙人未至,"直疑刘阮仙路迷"引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表达了对超凡之境的向往与失落。"寻真未遇兴尽返,武陵空觅桃花溪"则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情境,表达寻找理想境界而不得的遗憾。
最后两句"至今却忆芝黄墅,松月轩中足清趣"流露出诗人对画中芝黄别墅的怀念,那里有松月相伴的清雅之趣,"深根伏苓大于人,独荷长镵斸秋雨"则以深山挖茯苓的场景收尾,展现了山居生活的质朴与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中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富有哲理与诗意的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