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无君岂可君天下,坐视危亡亦背天全文

无君岂可君天下,坐视危亡亦背天

出处:《重经浯溪
明 · 张吉
我舟再楫三吾道,李家陈迹悲如扫。
两翁辞翰犹依然,十丈铁崖悬至宝。
土花渍蚀茫穗半,犹照清湘舞寒藻。
西风古树泫露高,似泣中兴多潦草。
徒令过客张群议,角立俄然费探讨。
有执储皇职抚军,亟尸天位乃无君。
有言彼为社稷计,不立危亡当即至。
耄荒久失率土心,那更作人怀敌忾。
我求二说恐未然,义虽有据道终偏。
无君岂可君天下,坐视危亡亦背天
当时诸臣在灵武,只合合谋操两疏。
一祈禅诏降金天,一请嗣皇膺历数。
艰难百计萃厥躬,舐犊老牛宜内顾。
但少须臾俟报章,正名讨贼宁忧莫。
邺侯归国惜太晚,鸿渐诸人谁晓悟。
遂令河北数十州,欲睹天日终无路。
山水三吾素有灵,高歌夜半请深聆。

鉴赏

这首明代张吉的《重经浯溪》描绘了诗人重游浯溪时的感慨。诗中以“我舟再楫三吾道”起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追溯和感慨,李家陈迹已成过往,令人悲从中来。接着,诗人赞美了李氏家族的辞翰之才,以及浯溪铁崖上的珍贵碑刻。

诗人通过“土花渍蚀茫穗半”描绘了岁月的侵蚀,而“犹照清湘舞寒藻”则寓言了历史虽残破,但仍能照亮后人。他感叹“西风古树泫露高,似泣中兴多潦草”,暗示国家中兴之路坎坷,充满挫折。

诗人批评当时的臣子未能有效应对危局,有的主张禅让,有的期待新君,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提出,真正的忠诚应该是维护君主权威,而不是坐视危亡。诗人惋惜像韩愈这样的忠臣未能及时归来,导致河北地区陷入困境。

最后,诗人向山水三吾求助,希望他们能倾听他的呼吁,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对国家治理的反思和对忠诚精神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