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出处:《送陆拾遗东归》
唐 · 许浑
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
文章报主非无意,书剑还家素有期。
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
文章报主非无意,书剑还家素有期。
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独振儒风:独自振奋儒家的学问与风气。盛时:繁荣的时代。
紫泥:指皇帝的诏书,古代用泥封信,紫色代表尊贵。
世人知:被世人所知晓。
文章报主:以文章来报答君主。
非无意: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或意愿。
书剑还家:带着书籍和剑回家,象征文人卸职归隐。
素有期:一直有这个期望或计划。
秋寺:秋天的寺庙。
卧云:躺着看云,形容悠闲自在。
移棹晚:晚上划动船桨,暗示归途或旅行的缓慢。
暮江:傍晚的江面。
乘月:趁着月光。
落帆迟:慢慢降落船帆,表示行程缓慢。
东归:向东归去,一般指归隐或回故乡。
自是:本来就是。
缘清兴:因为清高雅致的兴致。
莫比:不要比较。
商山咏紫芝:商山四皓以采食紫芝比喻隐居避世,这里指隐逸的生活。
翻译
独自振奋儒学风气正逢盛世,紫色诏书初下世人皆知晓。以文章报效君主并非没有意愿,携书剑归乡原本就有预期。
在秋日寺院卧看云卷云舒直至傍晚船行,月夜下乘着江水缓缓降帆归航迟归。
向东归去本是因为清雅的兴致,切莫比拟那商山隐士歌咏紫芝的情怀。
鉴赏
此诗乃唐代诗人许浑所作,名为《送陆拾遗东归》。诗中展示了诗人的儒雅风范,以及他对朋友东归的深情寄托。
“独振儒风遇盛时”一句,表明诗人在一个文化艺术兴盛的时代,独自弘扬着儒家的风范。在这个背景下,“紫泥初降世人知”,则意味着一种尊贵或荣誉的象征已经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可能是指某种官方的认可或者奖赏。
“文章报主非无意”表达了诗人通过文章来报效国家或君主并非无目的之举,“书剑还家素有期”,则透露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已经规划好的归期,这里的“书剑”象征着文官与武将的职业。
“秋寺卧云移棹晚”描绘了一幅秋日寺庙中云雾缭绕,夕阳西下的宁静画面,“暮江乘月落帆迟”,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乘船泛舟,借着月光缓缓扬帆的景象。
“东归自是缘清兴”表明诗人的朋友陆拾遗选择东归,是出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莫比商山咏紫芝”,则是在赞美这次东归之行,就如同古人在商山上咏叹仙草紫芝一般珍贵和难得。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对朋友东归的祝福,以及自己对于文化、艺术和精神追求的深厚情怀。